Saturday, May 13, 2006

轉載-正視台灣的存在與本質文/人間福報社論

正視台灣的存在與本質



陳水扁總統回來了!陳總統此番「興揚之旅」,是歷年來我國總統出訪國外最為驚奇的一次,出國時茫然不知旅途,回程時又採捉迷藏式,讓外界猜測專機的降落地。

陳水扁總統以國家元首之尊,代表台灣環繞地球大半圈,其意義為何?真的足以彰顯台灣在國際存在的事實嗎?又可以突顯出,台灣是一個獨立自主國家的本質嗎?

台灣在國際間的「存在」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無論與我國有無邦交,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否認台灣的存在;但重點在於,這些國家是用什麼態度看待台灣,是以中華民國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還是以台灣是中國大陸的一部分,或是介於兩者之間的模糊地帶?

由於各國對台灣的存在有不同的看法,因而出現不同的對待方式。此次陳水扁總統出訪,美國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上,只同意讓陳總統在非美國本土之地過境加油;當然在邦交國哥斯大黎加就受到國與國之間的禮遇;回程得以過境利比亞和印尼巴淡島,則是該國以模糊的外交方式來處理。

由此可知,台灣在國際間存在的模式並非只有一種,我國有相當的彈性呈現我們存在的地位。其關鍵點在於,是用什麼樣的「本質」來彰顯台灣的「存在」。

什麼是台灣的「本質」?從社會科學的角度而言,一些可以量化的數字,可解讀「本質」的內涵,如台灣的平均國民所得近一萬五千元美金、台灣的經濟成長率是百分之四、台灣在世界競爭力的排名下降到十八名、台灣人民對總統的滿意度不到二成,這都具有「本質」的意涵。

另外,非量化的政策與政治形象,如政府所推動的「終統」論、公投、兩岸關係及領導人的誠信、政府的弊案等也透露台灣的某種「本質」。

這些本質有些是絕對不變、有些是相對地隨著政治時勢而改變,但無論是絕對或是相對地本質,都直接影響到台灣的存在。尤其就相對的本質而論,是有比較性質,當二十年前中國在受到共產經濟與極權政治本質的影響下,台灣的經濟繁榮與民主政治的本質,就相對地彰顯出其國際存在的價值。

近年來,在中國經濟發展與政治開放的某種質變下;台灣卻一直空轉不進,且弊案連連、民眾怨聲載道,在這些質變中,中國和台灣在國際上的相對存在價值,自然就非可同日而語。

陳總統為證明台灣的存在而周遊世界大半圈,但卻無法如願,讓世界各國一致性的認同台灣的存在。希望這次的經驗,能夠讓台灣領導階層知道台灣「本質」先於「存在」的意涵;努力提升台灣的「本質」,讓台灣可以回復到以往優質的特性,在量化和非量化的本質上,處處領先中國,自然就會讓世界各國正視到台灣的存在。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