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02, 2006

轉載- 懷念經濟起飛的年代文/人間福報社論

懷念經濟起飛的年代



前行政院長孫運璿昨天突傳病危,閣揆蘇貞昌在第一時間趕到醫院探視,所幸情況還算穩定。孫資政的身體狀況不禁讓我們回想起那個經濟大步起飛的年代,那時候在蔣經國先生領導與孫運璿掌政的情況下,既不發生憲政扞格問題,也沒有府院不和的傳聞,只有經濟不斷起飛、外匯存底節節飛漲,與如今比較起來,令人感念不已。

在那個年代,一個行政官員不但要有完備的資歷,還要能孚眾望,更要有輝煌的治績,才有可能成為部會首長,至於全國最高行政首長的行政院長就更不用說了。孫運璿在擔任過台電總經理、交通部長和經濟部長之後,民國六十七年才被蔣經國提名擔任行政院長。在蔣經國決定找他出任閣揆之時,他非常擔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擔負國家大任,忐忑了好幾天。

在他擔任經濟部長任內,適值蔣經國推動十大建設,先後完成了中鋼、中船、核能發電和石化工業等重大計畫,為台灣經濟發展奠定厚實的基礎。擔任行政院長之後,賡續十大建設的成果,推動十二項重要建設,使經濟成長率達百分之七以上,外匯存底居世界第二,將台灣推往開發中國家,創造台灣經濟奇蹟。

那個時候,我國外交情勢惡劣,民國六十年退出聯合國之後,邦交國家驟減,尤其民國六十八年與美國斷交,處境更加艱難。但是府院乃至各部會都能通力合作,在外交上創立了非邦交合作的新模式,穩定了中美之間堅強的合作關係,尤其是美國對台軍售與協防台灣的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孫運璿推動科技發展的成就。除了聘任國際頂尖的科技學者擔任顧問,每年召開科技顧問會議提供諮詢之外,並開發新竹科學園區、成立同步輻射中心、加強培育高科技人才等,為今天台灣的高科技奠定了基礎,至今台灣經濟還得靠這些高科技來支撐,顯見當時推動科技發展的遠見。

那個年代的行政首長不但不知道政治鬥爭為何物,而且謙沖為懷,處處想到要為民表率。至今孫資政還有許多管理原則為人所津津樂道。孫運璿曾說:「人的面子薄如一張紙,絕不要當眾撕破它。部屬有錯不要當眾講他。」他總是把功勞給部屬,過錯自己承擔。孫運璿也說過:「為國舉才沒有班底,全國能做事的人,都是我的人。」與今天拉幫結派的政壇現象不可同日而語。

民國七十三年是他的人生轉捩點,由於工作積勞而腦溢血,才總辭內閣職務,從此過著平靜但與藥物為伍的日子,雖偶爾出席政治聚會,總是憂心國是,尤其李登輝執政時期,他仍偶有發聲,對政局提出針砭,直到政黨輪替之後,因年事已高、健康情況漸差,才淡出政壇。

那個經濟起飛的年代,儘管環境比現在更惡劣,但是主政者有遠見、有氣魄、有計畫、有步驟。反觀今天,情況較過去更安逸,只因為主政者的格局、見識、用人等因素,成果卻有如此天壤之別。對照起來,不勝唏噓!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