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19, 2006

轉載-正視台灣經濟面臨的危機文/人間福報社論

正視台灣經濟面臨的危機



台灣經濟永續會議分組座談即將結束,而分組會議中最難獲致共識的,便是兩岸經貿開放的幅度以及三通等議題。反對經貿開放及三通者,是以台聯為首的部分民代及學者,甚至前總統李登輝聲言要跳到第一線,大力批判經續會及執政黨。這一派反對兩岸直航,反對赴大陸投資,甚至也反對包機常態化。同時,他們主張制憲正名,也不隱諱主張台灣走向法理的獨立。

另一派則以工商界及自由派的學者為主,他們強力主張開放直航,取消投資大陸百分之四十的上限,甚至不惜以退出經續會為手段,迫使會議接受他們的建議。

經續會選在此時召開,時機實在不妥。陳總統原來是想以經續會為名,召集各黨各派以及學者與業者,尋求更為開放的經貿政策,為台灣窒息了六年的經濟發展,找出一個突破口,這一點可從蘇貞昌就任行政院長後的各次談話中,尋繹出一些端倪。

未料趙建銘案的發生,打破了此一布局。陳總統面臨反對黨及黨內反對派的夾擊,要求他為趙案下台的呼聲此起彼落,於是他不得不向深綠的獨派求援,以期保住他的寶座。為了向深綠派示好,日前他已公開主張要加強其「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承諾,甚至還承諾在兩年內計畫推動制憲與正名的行動。面對此一新局,蘇揆是否還有勇氣在經續會中不理會深綠派的反對,繼續堅持其開放的理念,令人置疑。看來經續會對兩岸議題很難獲得一致的共識,最多只能達成「多數決」,供政府參考而已。令人感嘆的是,二○○一年的經發會共識決議,即主張三通與開放(但加了一條「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尾巴),其結論卻被置之高閣;到了二○○六年,恐怕還是會蹈五年前的覆轍。

其實台灣是否應走開放與直接通航的路,已是無需討論的問題了。民進黨執政六年來,雖然未完全鎖國,但始終半推半就,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百業蕭條,失業率攀升,已是鐵的事實。任何人走進百貨公司,都有一種冷颼颼的感覺,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固不在話下,薪資六年來未漲一元,但南韓大學畢業生薪資卻已漲到折合台幣每月六萬元。

再看看香港,自開放大陸旅客赴港觀光以來,市況陡然繁榮,各業欣欣向榮,連帶房地產、股市均分霑其利。台灣反對開放,理由相當牽強,其一是認為兩岸經濟交流,會衝擊傳統產業及農村就業;其二是大量赴大陸投資,等於資敵,因為對岸正以八百枚導彈對準台灣。持這種理由者,完全不肯睜開眼睛看看世局的變化與國際現實。

學者佛里曼的暢銷書「世界是平的」便指出,今日世界已被「十大推土機」剷平了一切有形與無形的障礙與籓籬,地球已成為一個四通八達的大平台。台灣必須認清此一不可迴避的現實。我們不能只開放台灣旅客遊大陸,也要開放大陸旅客遊台灣;我們不能只開放台資投資大陸,也要有膽量開放陸資來台。世界是平的,是互相交流的,是彼此互惠的。假設台灣有一天能突破重圍宣布獨立,屆時,「台灣共和國」能不與中國有生意來往嗎?台灣的電子產品能不外銷中國嗎?「台灣共和國」能完全禁止台灣國民赴中國旅遊嗎?

上月二十一日天下雜誌刊出一篇專訪新加坡李光耀資政的專文,李資政很沉痛的向台灣呼籲,台灣如不面對中國,即將輸掉競爭力,如再堅不開放三通,則將付出慘痛代價。希望參加經續會的代表們,仔細地看看這篇意義深長的專訪。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