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經濟才能將功補過
弊案纏身的陳水扁總統,最近又面臨親綠學界人士逼退的危機,於是展開滅火動作。陳總統在邀請獨派大老餐敘時,提出「制憲做為未來兩年任期的重要任務」的想法,加上最近傳聞陳總統向行政院要求「不希望經續會作出兩岸經貿大幅開放的結論」,偏偏中東地區又發生戰事,在負面消息頻傳之下,國內股市昨日以重挫一百七十點回應,投資人損失慘重。
國人感到大惑不解的是,陳總統個人或家庭在為弊案自清都來不及的情形之下,內外逼退的危機尚未化解,照理應該謙卑地聽各界的建議,更加謹言慎行,至少「以自修來止謗」,從修身齊家講求誠信開始。更何況,當初面臨「罷免」危機時,陳總統和執政黨都聲稱要「拚民生經濟」,而經續會的會前會還在陸續召開,各界正在集思廣益,尋求對台灣最有利的財經政策走向之際,陳總統對經續會的方向或結論就「指指點點」,不但違背自己「權力下放」的宣示,也給人干涉行政院事務的感覺。
更令人驚訝的是,竟以「緊縮兩岸經貿」和「正名制憲」來回應各界「拚經濟」的期待,分明就是為了保住權位,不惜以犧牲民生經濟為代價。這種作法,不但不能爭取民眾的認同和支持,反而使民眾對於陳總統的施政表現更加失望,恐怕還會招致更多的逼退壓力。
眾所周知,親綠學界之所以在此時此刻跳出來要求陳總統下台,除了第一家庭、總統府等親信疑涉弊案,不符合基本的誠信道德原則和社會公義標準外,也有一大部分和他的「施政表現」讓國人失望有關。依照現行的政治生態和法律規範,也許陳總統能夠勉強度過逼退的危機,但要在剩下不到兩年的任期內「將功補過」,最好的作法還是專心拚民生經濟,讓台灣不再內耗、空轉,去除「無能」的形象。因為,台灣民眾最關心的,還是未來的日子能否比現在好,發展經濟才是台灣最好,也是唯一的出路;而「制憲正名」與國計民生相去太遠,「緊縮兩岸經貿」只會使得台灣失去競爭優勢,甚至被邊緣化。
因此,陳總統此時又提出「制憲正名」和對兩岸經貿策作出「既定立場」的政治宣示,即使是講給少數人聽的,希望能夠換得少數團體的支持,但恐怕只會「得不償失」,也就是讓多數的中產階級和知識份子更加失望,最後全面失去「民心」。
民眾失望的是,陳總統面臨壓力時「政策搖擺不定」的問題再次凸顯,使他的「誠信」再次受到重創;而政府拚民生經濟又淪為口號,經續會只是對民間「拚經濟」訴求的一個形式,民眾擔心這兩年的台灣經濟恐怕又是遲滯不前。
我們誠摯的建議陳總統,「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個人如何度過逼退的壓力事小,如何讓台灣人民有好日子過才是當前急務;執政黨和行政院也應該有所體認,黨的存續和民眾的福祉,比權位的維護更為重要,不但不能以「鞏固領導中心」之名縱容貪腐,更要全心全力拚經濟,才是明智之舉。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