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6, 2006

轉載-超越對立,有無雙泯 文/聖嚴大師

超越對立,有無雙泯
一、不受影響,隨時回到方法

  昨天晚上很熱,諸位睡得還好
嗎?任何一個時間,都是在用功地
用方法,跟自己的現在在一起,這
種熱得要命的感覺就不容易發生。
去年我曾經到墨西哥市指導禪七,
那裡比紐約熱多了,像火爐似的,
我心想:「墨西哥人白天一定不會
到外邊工作。」但就在正午時刻,
我看到馬路上有修路的工人,他們
不斷地流汗,不斷地喝水,還滿高
興的樣子。最無法想像的是,太陽
那麼大,有一些墨西哥人,竟然只
用一塊白布遮著臉就躺在地上睡
覺,而且睡得很熟。

  這些人真了不起,這麼熱還睡
得著,真是佩服他們。記得我在少
年時,夏天去做童工,也曾用白布
遮著睡在地上,還睡得很高興。諸
位想想,現在你們能在這個地方打
坐,實在是最大的享受,正好可以
用默照的方法。明明是熱,說它不
熱是錯的,但是可以對自己說:
「我知道熱,熱是真的,但是我的
心不要煩,不要受它影響。」知道
熱,是照;不受它影響,則是默。

  昨天夜裡沒有睡好的,有可能
是被別人吵得睡不著,或者是不習
慣睡覺的環境。可能是同房間的人
打鼾的聲音很大,或者住同一層樓
的人進進出出,開門、關門發出聲
音;也可能是因為太熱,覺得空氣
不好,不習慣,所以沒辦法睡覺。
但是,今天晚上還是要睡覺的,睡
的時候可以利用機會練習默照方
法。凡是聽到的、感覺到的,都很
清楚,是照;什麼都知道,但是不
管它,告訴自己:「我要睡覺」,
便是默。

  我剛才吃過晚飯後去散步,穿
著防水鞋,從湖這一頭的堤岸走過
去,看到一條滿長的魚躺在湖堤
上。我想救這條魚,就把魚抓起來
準備放到湖裡去,當我抓到魚時,
手就被刺破了。真是奇怪!明明看
到的是條魚,怎麼會被刺到呢?原
來在魚的肚子上有兩根毛,那兩根
毛實際上是兩個魚鉤。原來,那不
是真魚,而是做成魚的樣子的魚
餌。我第一個念頭就是:「這是誰
做的?這麼可惡!」

  第二個念頭還是:「真可惡,
用假魚作餌來誘釣真魚。」講了兩
個可惡之後,想一想說:「阿彌陀
佛,我正在教默照啊!」其實,
「可惡」的反應是沒有用的,做魚
餌的人已經跑了,這個念頭根本是
多餘的。於是我就想:「嗯!這個
魚鉤怎麼長得這個樣子,滿有趣
的,這個人真是聰明過頭,弄個假
魚來釣真魚,不過以後這裡要放個
『禁止釣魚』的牌子。」所以隨時
要告訴自己,心完全不受影響是不
可能的,受影響之後馬上要調整,
因為恨它、討厭它,都是沒有用
的。

  聽到他人打鼾說沒有聽到是在
欺騙自己,聽到打鼾,不舒服是正
常的,但是要說:「謝謝,我正好
藉此機會來修默照;我知道他在打
鼾,我不要受他影響,我睡我的
覺!」



二、不思善,不思惡

  六祖惠能在《六祖壇經》裡有
個偈子--「不思善,不思惡」,
這並不是說世間沒有善,沒有惡;
而是雖然有善惡的現象,但是我們
的心,不要被善與惡所影響。善,
就是對自己有好處時,不必覺得了
不起;惡,作錯了,也不必覺得懊
惱。在平常生活之中,只要不是在
思想、思考著自己的善與惡,心就
會穩定。在打坐時,不要因為今天
坐了一炷好香而興奮,或是因為老
是在打瞌睡、打妄想而懊惱、後
悔。

  因此,對自己的善與惡,不必
思考它,只是用方法。對於他人也
要「不思善,不思惡」,有人做了
好事,有人做了壞事。人是有善有
惡的,像我這樣的人,你不能說我
是壞人,但是像那些專門殺人、有
變態心理的恐怖份子,就不能說他
是善人了。可是,雖然知道修行救
人是好的,殺人是不對的,然而對
眾生要以平等心來看,不要去想此
人是善、是惡;他需要什麼幫助,
就給予什麼幫助,不因為他是善、
是惡,就選擇一下、挑剔一下。內
心不受善與惡的影響,以平等心待
人,心就會平靜,這就是默照的方
法及工夫。

  默,是不受影響;他人的好壞
善惡,是他本身的事,你自己的心
要經常保持著平靜,但是事情還是
要處理的。例如有人拿刀要殺你或
殺他人時,你說反正是沒有善、沒
有惡,他殺我也可以,殺多少人都
是沒有善、沒有惡,這樣是沒有慈
悲。而是處理的時候,不因為此人
可惡就要殺掉他,既然是要救眾
生,殺過人的人也應當要救。這樣
的慈悲心,就是照;心不受影響而
起瞋恨心、煩惱心,則是默。

  請諸位好好運用「不思善,不
思惡」這兩句話,不要計較自己與
他人的好與壞,有好、有壞是正常
的。如果打了妄想、打了瞌睡,還
說沒有打妄想、打瞌睡,這是自欺
欺人。打瞌睡就是打瞌睡,妄想就
是妄想,沒有問題。知道剛才打瞌
睡、有妄想,但是現在好好用功,
不要對剛才的事產生煩惱心,這是
默;知道,則是照。不可能整天都
在打瞌睡、打妄想,總有一些時
間,曉得自己是在打妄想、打瞌
睡,這就是默照同時。



三、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
求真

  六祖大師的弟子永嘉大師,在
〈證道歌〉中一開始就這麼說:
「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
真。」所謂絕學,就是沒有什麼好
學的;無為,則是沒有什麼好做
的。沒有要學的東西,沒有要做的
事,這就是閒道人。閒,是空閒,
但並不是懶,閒道人與懶道人是不
一樣的。懶道人是住在廟裡樣樣事
都不想做,一天到晚就是在打坐,
只想追求開悟,追求自己證個什麼
果。

  閒道人則是心中無事,心中沒
有要學什麼、沒有一定要做什麼,
但是,並不是什麼事情都不做。以
釋迦牟尼佛為例,他從成道之後一
直忙到涅槃為止,他是閒道人而不
是懶道人。我自己有個經驗,在二
十多歲時,修行相當精進,心中有
許多的打算及計畫,也存著許多的
疑問,打算著要怎麼修?未來我又
會怎麼樣?頭腦裡有一籮筐的問
題。當遇到我的師父靈源老和尚
時,我認為這個機會太難得了,就
請教他老人家給我開示,幫助我修
行能修得更好。結果他老人家只是
聽著,一個問題問他的時候,他就
問:「還有嗎?」我就再問第二問
題、第三個問題、第四個問
題……,我想最後他一定會整體回
答這些問題。那時候,頭腦裡的問
題實在太多了,老是在想著:「我
將來會怎麼樣?會怎麼樣?……」
老和尚就是這麼聽著、聽著,我已
經忘記問了多少問題,也沒有想到
他是否還記得這些問題,一個接著
一個的問下去,最後老和尚在床鋪
上拍了一下說:「放下著!睡覺
吧!」

  這一拍把我嚇了一跳,當我聽
到「放下」時,很奇怪,所有的雜
念、妄想、疑問全都不見了,想要
問的問題也不需要問了。這個例子
是告訴諸位,「放下著」這三個字
對我受用太大了,實在就是「絕學
無為閒道人」這句話。要做一個沒
有什麼好學的,沒有什麼要做的修
行閒道人;心中不要存有那麼多的
東西,只要好好修行,這才是真正
的修行人。

  有人認為打坐、聽經、看經、
念經、拜佛,這就是修行;而工
作、開車、煮飯、買菜,都是在干
擾修行,甚至有人會說:「寧動千
江水,勿擾道人心,我正在修行,
請不要干擾我,你一干擾我,讓我
的心也動了。」這種人是修不成
的,到最後一定修成了外道。沒有
辦法將自我放下,是不可能見性、
不可能開悟,因為太自私了。

  六祖惠能在黃梅五祖弘忍座下
時,他的修行就是砍柴、樁米。象
岡道場最近有幾位菩薩,打了上一
次的話頭禪十之後,就留下參加這
一次的默照禪十,在此期間,就在
這裡當義工。我問其中一位菩薩:
「你在這裡參加二十天的禪修,其
他時間都在工作,你合算嗎?」他
回答說:「我非常的意外,雖然整
天都在工作,但是並不覺得我是在
工作。這個心,好像跟環境裡所有
的工作打成一片了。」他整天都在
為我們做各種各樣的雜工,心中卻
無事,工作就是工作,而且住得很
快樂,這是不是等於「絕學無為閒
道人」?諸位要是願意住下來,也
會這個樣子的。

  接下來第二句是:「不除妄想
不求真」,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
妄想這樣東西本來是沒有的,只有
在心中產生煩惱時,才叫做妄想。
所謂煩惱,是心念跟自我的貪、
瞋、癡、慢、疑相應,如果只有心
念,而沒有自我在其中,這個念頭
不會有問題;因為自私,老是在乎
著自己的得與失、好與壞,結果變
成了妄念,這就是煩惱。

  什麼是「真」?許多人希望在
打坐時開悟見性,見到自己的本來
面目,也就是見到佛性。而現在,
因為有煩惱,所以這個「我」是假
的,開悟之後,似乎就可以見到真
的「我」了,有這樣的想法是外
道。事實上,沒有佛性、開悟,以
及本來面目這些東西,請諸位不要
去追求,否則就被自我的追求心困
住、綁住,被煩惱所困擾。追求心
就是自我的自私心,如果無法放
下,是不可能開悟的。

  其實,不追求開悟,它反而就
在你的面前,一追求它就不見了。
不追求,不拒絕,沒有要追求什麼
或拒絕什麼,在這種狀況下,就是
「不思善,不思惡」,也就是在默
照--很清楚,但是不受影響。釋
迦牟尼佛的弟子阿難,當佛住世
時,他經常會有依賴心,認為佛很
喜歡他,總有一天佛會幫助他開
悟、得解脫。

  但是直到佛涅槃為止,他還沒
有開悟解脫,於是他想:「佛法已
經傳給了大師兄摩訶迦葉,大師兄
應該可以助我開悟。」但是摩訶迦
葉也不睬他,不但不幫忙,還將他
趕了出去。此時阿難就想:「佛已
經不在世,大師兄也不管我,算
了,我什麼也不求了,自己修行
吧!」於是找了一個地方準備坐下
去好好修行。由於期待心、依賴心
都沒有了,正要坐下去還沒坐好的
當下,便證得阿羅漢果。這就是
「不除妄想不求真」,沒有準備要
做什麼時,它反而就在你的面前。
因此,隨時隨地不管妄想是什麼,
回到方法才是最要緊的。


四、念念繫在方法上

  雖然講「不除妄想不求真」、
「不思善,不思惡」,可是默照的
方法還是要用。打坐時,體驗呼吸
在鼻孔出入的感覺;經行時,體驗
自己腳步在走的感覺;吃飯時,體
驗每一口飯咀嚼的感覺;出坡時,
體驗你的手、身體,以及工作的狀
況。甚至洗澡、喝水、上廁所,都
很清楚自己是在做什麼,這就是
照;有雜念不管它,則是默;很清
楚現在用的方法,有雜念起,不管
它,這是默照同時。

  睡覺,也是可以用默照,你要
說:「我要睡覺,我正要睡覺,我
已經睡著了,現在聽到的,都是在
做夢,不管它;身體以及環境裡的
狀況,也不管它,我現在是在睡
覺。」「我正在睡覺」是默,「我
曉得我在睡覺」是照。照的時候,
不是眼睛睜著說:「我怎麼睡不著
啊!怎麼還沒有睡著啊!」這不是
照,也不是默;不是在用方法,而
是在打妄想。但是,請諸位不要就
寢時故意弄出噪音,還不知慚愧地
說是幫助其他人好好修行默照,你
還是要盡量悄悄的、輕輕的,不要
製造噪音。

  默照是最好用的,在任何時
間,任何一個念頭都可以用。每一
口呼吸就像是游泳的每一個動作,
在你生命的大海裡前進、前進,一
手一手的往前划。無論是動或靜,
在任何一個狀況下,都可以用這種
態度,能夠這樣,心就很容易安
定,容易統一,容易得力。


※※※已得授權轉載自『法鼓文化心靈電子報』,版權屬法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http://www.ddc.com.tw 】所有,非經彼授權,不得轉載。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