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二○五○願景台灣」
國家文官培訓所昨邀請文化總會秘書長、前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郁秀與柴松林教授,以《二○五○願景台灣》為題,進行一場精采的對談。
回顧逝去的一個世紀,前半世紀日本人統治的殖民時期,雖然開始一些現代化的建設,但只是向日本輸出農產品和南進侵略的基地而已,並非以台灣為主體做出長治久安的建設規畫。後半世紀是中華民國由大陸退守時期,開始時只是將台灣視為海外避難所和復國反攻的基地,實際上未能、亦無力進行長遠的規畫與建設。
直至上世紀末這四分之一世紀,才真正了解到台灣的需要,開始從事基礎建設;可惜由於缺乏創意與褊狹的視野,加上由貧窮文化蘊育的只重物質擁有、輕視文化提升的短視近利心態,將台灣這一片為湛藍海洋環繞,有蓊鬱山巒挺立的美麗島嶼,在既無長久整體規畫,又被過度開發的雙重侵蝕下成為擁擠、喧鬧、醜陋、山林濫墾、河川淤塞、空氣汙濁、地層下陷、生態失衡的環境;居養著陰謀鬥狠的政客、貪汙腐化的官員、巧取豪奪的財團、為非作歹的強徒,和勤奮刻苦、無力無奈的良善人民。
平心靜氣來看,台灣的天賦並不薄,環繞海洋的地理位置優越,氣候溫和宜人,地貌豐富多樣,山川秀美,文化多元,有深厚的中華文化根基,再加上東西洋文化的洗禮。只因為過去和當前決策者的歷史包袱、個人與黨派私心、識見淺短,只顧現實之利,棄子孫未來於不顧,才造成這樣一幅生態破壞、環境汙染、市容醜惡、交通紊亂、族群對立、政治失序、治安敗壞、純潔樸實不再,驕奢淫逸猖狂;在不公平又不顧人道的政策下,富者朱門酒肉臭,貧者燒炭自殺的面貌。
而今由於教育普及、資訊發達、科技進步,人民素質提高,理想發皇,不甘繼續雌伏,主動倡議,積極行動,拯救這片大地,成為適合人居的樂土。
一、發揮創意:心理學家吳靜吉曾說過:「創意是結果,但創造力是被培養的。」設計未來首先需要培養有創造力的人民;開闊包容,誠信熱情、跨界思考、身體力行、與人合作。
二、揚棄自負:一點小小的成就,便自以為了不起,膨脹了自己的能力,膨脹了自己的道德,不可能繼續成長發展。知道自己的不足,力求改善自己;無論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上,都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三、開闊包容:今天的問題是由於野心家的操控,意識形態掛帥,族群對立,褊狹、貧乏、偏激,但求群眾情緒的滿足,不能理性思考,平等對待,尊重不同的文化與意見,抵消了向前進展的力量。
四、謙卑合作:任何個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只有以寬容、尊重、去私、存公的態度,存異求同,真誠、團結合作,才能有所成就。
五、永續生存:只顧眼前的好處,不顧長遠的利益;只追求這一代人的好處,不問子孫後代如何生存的想法,必須棄絕。五十年後,一百年後,我們想要的台灣是什麼樣子,現在就要設計好,開始做。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