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臺灣所得落後的警鐘
統計顯示﹐去年亞洲四小龍的每人國民生產毛額(GNP)﹐新加坡以平均二萬六千八百三十三美元封王﹐其次是香港的二萬五千六百二十三美元﹐南韓則以一萬六千二百九十一美元躍居第三﹐臺灣一萬五千六百七十六美元殿後。南韓比臺灣高出六百美元﹐讓臺灣的人均所得首次在亞洲四小龍敬陪末座。
GNP代表一國在一年從事生產活動所創造的附加價值﹐每人GNP代表每位國民從生產活動中所獲得的平均報酬﹐臺灣的人均所得落後南韓﹐是一記嚴肅的警鐘﹐希望能將沉陷在朝野惡鬥﹑兩岸進退不定漩渦的政客震醒﹐共同為福爾摩沙的未來發展好好盤算。
盡管經建會表示﹐臺灣的人均所得會被南韓超越﹐是因為去年韓元兌美元匯率大幅升值百分之十一點八﹐遠遠超越臺幣兌美元升值百分之三點九。尤其從一九九八年到二○○五年這段期間﹐韓元總計升值將近四成﹐導致平均每人GNP大增。倘若以經濟成長率比較﹐去年南韓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四﹐還略遜於臺灣的百分之四點一﹐而且最近三年(二○○三至二○○五年)﹐臺灣年平均成長率為百分之四點五﹐比南韓的百分之三點九出色得多。
臺灣經濟研究院也指出﹐國際間比較國民所得的生活水準高低﹐應該要以採取剔除物價及匯率等因素後的購買力平價(PPP)來計算每人國內生產毛額(GDP)。依照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統計﹐二○○四年臺灣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每人GDP﹐為二萬四千六百七十六美元﹐在全球主要國家排名第二十八名﹐比第三十四名南韓的一萬八千六百八十六美元﹐還高出近六千美元﹐排第五十五名的中國﹐只有五千四百三十美元。換句話說﹐以相同的花費﹐在臺灣能夠換得的商品與服務﹐較南韓﹑中國高出許多。
但是﹐我們還是懇請朝野諸公正面看待南韓快速復蘇﹑崛起過程的這面鏡子。一九八七年﹐臺灣GNP突破五千美元時﹐南韓僅三千美元﹐一九九二年臺灣突破一萬美元之際﹐南韓也才七千五百美元﹔亞洲金融風暴後﹐臺灣所得水準幾乎高出南韓一倍﹐短短八年之間﹐南韓已經從亞洲金融風暴中迅速站起來﹐推升經貿成長﹐創造傲人的成績﹐並讓一度重貶的韓元爬升到今天的水準﹐使平均每人GNP超越臺灣﹐連我國政府官員官方都不得不承認﹕「臺灣真的輸了﹗」
亞洲金融風暴幾乎讓南韓債信破產﹐但是南韓人眾志成城﹐政府銳意改革﹐全體上下以堅強的魄力和決心﹐讓國家快速復蘇﹐不但GNP超前臺灣﹐南韓政府更喊出﹐二○○八年將讓每人GNP升至兩萬美元的豪語﹐這種意志力和執行力﹐非常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
臺灣的生活水準雖然還領先南韓﹐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和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臺灣也還是大幅領先南韓﹐顯示臺灣中長期的經濟成長仍具相對優勢。但假如我國不能盡速排除政治乾擾﹑政府作為繼續漫無章法﹐讓廠商投資無所適從﹑人民不敢消費﹐既有的競爭優勢恐怕很快就會流失。當政者切實改善投資環境﹐吸引民間﹑海外臺商和僑外資投資臺灣﹐加速產業升級﹐已經不容蹉跎。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