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經濟是現階段急務
自殺事件每天都有,而且益見慘烈。日前台南縣一位低收入戶的中風阿嬤,因積欠卡債,加上難以獨立照顧二位愛孫,而帶著二孫燒炭自殺;資深演員葉雯前日也因久病而投海。面對這些現象,政府採取一些緊急措施,但不過是救急式的治標之策,貧窮失業的根本問題仍然存在。
有鑒於卡債阿嬤的個案危及孩童,行政院長蘇貞昌和內政部長李逸洋宣布,政府將動用五億四千萬元第二預備金,照顧高風險家庭的兒童,措施包括:一、發放兒少緊急生活扶助金,每名兒童每月三千元,時間六個月至一年;二、增聘地方社工人員;三、擴大補助民間團體介入照顧。光看這些措施也知道,政府不過是應付一些問題而已。
現在社工人員本已嚴重不足,每位社工平均要照顧八十位個案,以卡債阿嬤為例,幫助她的家扶中心社工,儘管平日與她互動良好,但在關鍵時刻又豈有能力阻止當事人走絕路?增加社工固然有必要,但是平日對於個案的心理輔導也很重要。也就是說,必須對高危險家庭施以關懷輔導處遇等配套措施。
事實上,最近以來,大部分的自殺案例都是源於經濟因素所致。發錢給小孩其實是救急,救不了窮。經濟補助不是解決危險家庭的唯一策略,應該有更多專業的指標對高危險家庭進行評估,如果僅憑「即興式施政」、「節慶式補助」,不僅無法解決高危險家庭的問題,同時也錯用了國家資源。
兒童被家長帶著自殺的案例層出不窮,把孩子當作私產的觀念依舊根深柢固,這些基本的法律觀念如果沒有深植人心,大人一心求死,想到身後孩子沒人照顧,就會存心把小孩一起帶走。政府給孩子再多的扶助金,又於事何補?政府已經習慣把問題「現金化」,以為花錢就可以了事,就像老人年金、老農津貼一樣,不願意花心思真正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其實,高危險家庭的問題,其根源還是要歸結到日益嚴重的自殺問題。自殺率從一九九三年到二○○四年大幅成長二倍以上,目前的自殺率幾乎呈現年成長百分之十的「漲勢」,政府如果不正視自殺的成因,再怎麼做都是治標而已。目前社會上最嚴重的自殺問題大多起於經濟因素,因為不景氣造成失業,再產生卡債族問題,進而衍生精神病症,走投無路就走上自殺一途。
根據一項研究顯示:「當失業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自殺率就會增加百分之四點一,犯罪率則會提高百分之五點七,家庭暴力事件至少成長一倍」。高自殺率不僅擾亂民心,更不利於經濟發展,兩相影響形成惡性循環。政府口口聲聲要拚經濟,但是沒有具體作為,只見每天都有民眾燒炭、跳樓。
民進黨執政六年多來,經濟問題是民眾的最痛,從台商、失業者到卡債族,無一不對政府處理經濟的無能感到痛心。「扁馬會」時,馬英九談到人民對於拚經濟的期待,而陳水扁總統還是強調鞏固深化台灣民主的重要性,如果真以台灣利益為優先,就應該讓台灣兩千三百萬人都能安居樂業。
如果連自殺率都不能夠遏止,政府說再多、做再多、民主再深化,又有何用?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