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25, 2006

轉載- --「務實」非核家園 文 /人間福報社論

--「務實」非核家園 達成永續發展目標



政府於「國際地球日」,召開「國家永續發展會議」,雖然達成二百四十八項共識,但是備受爭議的溫室氣體減量政策等七十二項議題則未達共識,將交由永續發展委員會繼續討論。可見得環保團體、產業界和政府機關在立場和理念上仍有極大的差異,甚至連如何在「保護地球」的作法都南轅北轍,尤其是經濟和環保孰重的認知上,仍然有待溝通和協商。

其中,中研院李遠哲院長的演講,提到「台灣每年每人二氧化碳平均排放量是十二點四噸,僅次於美國的十九點九五噸、澳洲的十九點一噸,彈丸之地的台灣竟然排名世界第三,是很壞的榜樣。」因此,他認為,「為因應京都議定書的生效,二氧化碳減量是當務之急,台灣對燃媒、石化的能源依賴應該逐漸減少,這樣才能減低溫室氣體的排放」;並且建議「台灣在往後的一、二十年內仍應朝核能發電發展,目前只要回收核廢料,核能安全問題並不嚴重,核二、核三廠應沿用,核四也應繼續興建,等到五十年後,太陽能或是光電、再生能源技術成熟,再真正實現非核家園夢想。」雖然仍有些學者和環保團體表示不能苟同,但是「就事論事」,李院長的看法和建議的確是當前國內外環境因素下最務實的因應對策,值得各界進一步「異中求同」,尋求適合台灣的永續發展策略。

眾所周知,在能源價格急遽飆漲的此際,台灣當前面臨永續發展的困境比起一般國家要來得嚴重,因為高度依賴進口能源,經濟發展和能源供應安全方面容易受到能源短缺、價格飆漲乃至於政治因素等衝擊。因此,最好的能源政策就是在「需求面」設法減少消費和浪費,而非只在「供給面」找尋替代能源。

反過來說,節約能源可以減少能源價格和能源耗竭的衝擊,更有助於環保和溫室氣體的減量,也可以減輕開發再生能源「緩不濟急」和「成本昂貴」的壓力。因此,政府最好的政策還是讓能源價格飆漲的機會反映內部(能源)和外部(社會、環境等)成本,讓民眾透過消費的節制,來達成減少能源消費和促進環保的雙重效益目標。

而「非核家園」雖然長遠而言是理想目標,但是再生能源開發進展有限,當前急於「廢核」的作法,只會使得溫室氣體排放有增無減,顯然與環保目標背道而馳,更何況非核家園的行動方案並未著重於節能,復建核四至今政策仍然搖擺不定,光是財政負擔或損失就超過千億,台灣可說是未蒙其利,反而先受其害。

因此,我們建議環保團體和政府部門能夠體認到非核家園和溫室氣體減量兩者的衝突關係,重新省思李院長的務實建議,在不改變非核家園的終極理想目標前提之下,當前最重要的作為還是一方面利用能源價格上漲的機會,促進各界節約能源;另一方面,核二、核三廠仍應繼續發揮經濟和環保方面的價值,核四也應繼續興建,等到將來再生能源技術成熟,足以取代核能的需要時,非核家園的理想照樣可以水到渠成。這才是兼顧經濟發展和永續發展的最好政策組合。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