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貧階級激增的隱憂
根據一份最新發表的「上班族貧窮痛苦指數大調查」顯示,原本被認定屬於「中產階級」的國內上班族,竟有高達七成五認為自己的經濟狀況屬於「貧窮」,更有二成五的貧窮痛苦指數到達最高級,以前占最多數的「小康」只剩下百分之三。顯示景氣差、薪資低、物價漲,已經不是社會氣氛而已,而是絕大多數人深切的體驗和感受。
當朝野政客還在為「該不該上招待所」而擾攘不休之際,我們必須沉痛提醒這些束帶立朝之輩,趕緊擦乾毫無意義的口水,「俯視」塵世新貧階級激增的問題,努力化解民生疾苦。因為,如果連還有飯碗的上班族都集體出現貧窮的焦慮感,那些顯性和隱性失業者的痛苦指數就更嚴重了。
這項網路調查共隨機抽樣一萬五千份,回收率雖然只有三成多,但回收有效樣本達五千餘份,仍具有相當代表性。回答問卷的上班族有超過三成六的人自認「非常窮」,超過三成八表示「還算窮」,兩者合計,有「貧窮感」的上班族竟然高達七成四五。如果把「貧窮感受程度」分成十個等級,有五分之一認為自己貧窮痛苦程度已達極限,約四分之三覺得「非常痛苦」、「還算痛苦」,反映國內上班族普遍陷入貧窮焦慮中。
讓上班族感覺貧窮的原因,近四成三是因為「收入少、甚至縮水」,其次是將近一成七坦承「開支太大」,超過一成四的人歸咎於「物價高漲」,另有將近一成二是被「卡債負債」拖窮。這些原因其實環環相扣,因為收入少、物價高、開銷大,入不敷出,所以刷卡透支、以債養債,背負高利息,終於淪為翻身困難的卡債族。
或許有人主張,網路上班族多為底層的年輕白領階級,還在力爭上游,收入相對較低,普遍貧窮感可能被誇大了。但政府統計顯示,六年來加薪幅度遠比不上物價漲幅,去年台灣平均薪資年增百分之一點三八,物價漲幅卻達百分之二點三,上班族荷包的確變瘦了。目前一般敘薪跟年齡恰好連動,大學剛畢業的新鮮人平均月薪大約二萬五千元,三十歲三萬元、四十歲四萬元,到五十歲還沒被資遣裁員者可有五萬元。住在台北的上班族,房租、水電、勞健保和飲食交通等生活費就去掉三分之二,幾無餘力養家、儲蓄老本,也負擔不起房貸。大家不敢有買東西的慾望,導致消費低迷,拖慢經濟成長。
更慘的是失業者。一位去年剛從大學畢業的未婚單親女子,因找不到工作,靠撿資源回收物維生,山窮水盡而在日前燒炭,留下襁褓幼兒。有些人為求糊口拚命兼差,更有學生不敢出社會而延畢。
台灣缺乏天然資源,當年能夠創造經濟奇蹟,依靠的正是充滿活潑創意的國民集體力量。但倘若老是「勞而無功」,讓民眾感覺「前途無亮」,有能力的精英階級將會因為失望而紛紛出走、外移,尋找新天堂,無法離開者逐漸消沉灰心,這股活力將腐蝕殆盡,這才是最值得擔心的地方。
聯合國統計,近十五年來,到國外尋找工作機會的人數出現巨大增長,從一九九年全世界有約一點五億名移民,二五年已經增至一點九一億人。政治家是應該拿出良心、良知,好好為台灣的明天打算了!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