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與品德教師
教育部日前召開「全國教育局長會議」,在會中提案將「品德教育納入中小學校務評鑑、年終視導、績效考評」,同時以各校實施情況,作為給予獎補助的依據。
教育部在說明提案時表示:「學校教育儘管在每一方面都辦得好,品德教育卻失敗,就是有缺失的教育、不完整的教育、失敗的教育。」說明提案理由的教育部次長吳財順感慨的說,只要社會上發生重大的問題,就要責怪教育部沒有把品德教育辦好,可見社會上還是重視品德教育。
其實教育部於二○○四年就頒布「品德教育促進方案」,可惜既無人重視,也未能落實施行;教育部自我解嘲說,教育部是不斷的強調,因為「政策講十遍,就慢慢會實現。」所以在教育部說明提案的緣由後,與會的教育部官員、各縣市教育局長和學校人員,一片鴉雀無聲,就再次的通過了這項一再重申的提案。
吳財順次長強調:「品德教育和國語、社會、數學、自然等知識性學科不同,它不是一門既定的課程,而是體驗性、多元化的教學。」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則請各縣市制定中心德目和行為準則,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或相關課程,透過各種活動,引導學生體驗,提升中小學生的品德。
品德教育的成敗是多方面的,其中一項重要的要素是教師。教師和學生之間常是有一段距離的,權威式的教師會被學生視為「學生公敵」,學生不但不會聽從其教導,還會反過來想方法對付教師。教師必須具有真誠的心對待每一位學生,能如摯友一般分享其喜怒哀樂,要能在學生剛有不當想法前,就引導其修正偏差,而不是事後責罰其犯錯。
學生最在乎對每位學生同樣公平,對學生不論其家庭背景、成績好壞,獎懲的標準必須一致,不能讓學生感到有偏心。無論學生做出什麼事,教師一定要站在學生的立場去想,評價學生行為的理由,要能以愛心與同理心對待學生。好的教師是能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家人來看待,與他們共患難與歡樂;隨時注意他們的想法和行動,適時給予引導與協助。不但要有熱情,還要有耐心,要堅信「學生一定會變好」。
學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要尊重他們的觀點和選擇,不可以強把自己的觀點加諸學生,更不可代替他們作出決定;但是要讓學生學習到「自己選擇,也要自己負責」。身為教師要明白,學生是未來的主人,他們是活在未來,不像老師是活在現在。
學生是教師的鏡子,他們的價值觀反應的是教師一代人的思想行為。要學生養成成熟而高尚的品德,教師必須先具有這樣的品德,教師是學生的典範。今天教師給學生一點點,將來他們會用整個生命把其放大。所以要推動品德教育,就要先培育有品德的師資。學校應該是「品格學習者的教師與品格學習者的學生共同學習的地方」。
品德教育應該是全民的、終身的、總體的、整合的、價值的、典範的、實踐的教育。品德教育的成敗決定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活每一個層面的表現,並不單在中小學的學生,也不單靠中小學教師,而在於我們每一個人今天的所做所為,是我們決定了今天的品德教育成敗,也決定了明日社會的品德水準。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