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國會改革、樹立國會倫理
立法院第六屆第四會期立法委員巳完成報到手續,將於十九日正式開議。本屆的立法院院會可能是有史以來最詭譎多變的一屆,巳經有暗潮在洶湧。在立法院內部有極具爭議性的國防軍購案、監察委員同意案、不當黨產處理條例等難解的議案,勢必成難解的攻防。更具爭議性的是倒閣案會不會成案?親民黨的態度是要成案,甚至罷免案有死灰復燃的跡像。而外在因素有倒扁與挺扁的交鋒,立法院一定煙硝四起,除了凱達格蘭大道之外,立法院必然成為倒扁與挺扁的第二個戰場。
所以本屆立法院充滿了不確定性,那麼在如此紛亂的關頭,各黨各派的國會領袖就扮演了調和鼎鼐的舉足輕重角色,如何讓立法院順利運作,更加重加深了國會領袖的責任與胸襟,讓人充滿了期待。
民進黨主席游鍚說施明德曾在與陳總統聚會時求官,因此施明德方面提出了完整的會面紀錄,社會都在有沒有求官繞圈子,而忽略了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會面的重要結論:國會要改革,改革是讓國會黨團應朝向「責任制」與「資深制」方向改造。
台灣人寧為雞首,勿為牛後,所以中小企業密度世界第一,這種精神徹底的展現在立法院之中,誰都想在立法院呼風喚雨,誰都不服誰;更重要的是,台灣政治人物非常重視曝光度與知名度,反而不重視問政績效,因為曝光度與知名度代表著選票。在這樣的氛圍下,立法院各黨團玩起了輪替制,大家輪流做做看,於是國會秩序無法建立,黨團威信無法確立,各次級團體成為主角,國會領袖流於空談。
看看先進民主國家的發展,沒有像台灣如此「大家樂」。在內閣制國家,多數黨組閣,重要國會成員入閣,少數黨的國會領袖就是黨的領袖或主席,具有一言九鼎的分量。以美國制為主的總統制,除了參院議長是由副總統出任,眾院議長由選舉產生,而且在備位總統排名上,僅次於副總統;除此而外,所謂的國會領袖,一定是由資深的、深孚人望的人出任,並且肩負起不成文的責任,於是在輩分與人望、資深與責任的秩序下,先進民主國家的國會展示了一種穩健而成熟的風範,建構一種有秩序的倫理與架構,不見離譜的亂象滋生,雖然並沒有非常嚴格的黨團運作,鬆散中自見民主格局。
台灣的國會確實要進行改革,但不是人數的減半,更重要的是朝向「責任制」與「資深制」方向改造,讓黨團的共識易凝聚、讓政策的焦點更突顯、讓國會的協商更順利、讓國會的運作更成熟,成為沒有情緒、沒有攻訐、沒有打架、沒有英雄的國會。
對本會期的立法院,特別呼籲各委員將格調提升一點、視野放寬一點、胸襟擴大一點、智慧增加一點,真心誠意將人民福祉擺在第一位,讓我們擁有一個理性、正義、平和、包容、尊重的民主國會。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