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25, 2006

轉載-紓解物價騰漲、日子 文 /人間福報社論

紓解物價騰漲、日子難過的困境



行政院主計處所發表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二○○五年較二○○一年,上漲百分之二點九一,並未出現通貨膨脹的情形,仍屬可接受的穩定狀態。但在同期間,石油輸出國家組織每桶原油價格由二十三點一美元,上漲為四十七點四美元;台灣中古屋的平均房價由四百七十八萬元,上漲到五百八十三萬元,而每戶的平均面積還縮小了十二點三坪。

不僅石油、房屋價格均上漲,消費者的生活所需,樣樣都在上漲。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所發表的物價統計數字,今年二月與二○○一年的平均物價相較,上漲幅度肉類百分之十六,蛋類百分之五十六,魚類百分之十一,酒類百分之五十一,水果百分之二十四,家居維修材料百分之十,燃氣百分之二十一,油料費百分之二十八,醫療費用百分之二十,香菸、檳榔百分之三十六,學費補習費百分之八,預拌混凝土百分之二十八,營造金屬製品百分之六十二,鋼筋百分之七十三,型鋼百分之五十,鋼板百分之六十,樣樣都比物價指數的數字高出許多。

從上述這些統計數字,可以看出來只由「消費者物價指數」,是看不出消費者生活費用上漲的真實情況,無法由其中反映消費者的真實購買力下降,生活陷於困難的情況。許多人以為政府部門所發表的物價指數,總是較消費者的感受出現落差,是因為粉飾太平,數字造假,脫不了「報喜不報憂」,以顯示其施政佳績,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不可信賴。

但若仔細探究消費者物價指數與消費者相關商品價格波動之幅度,二者間出現巨大落差的原因,主要者有二:

一是消費者物價指數所包括的採樣商品勞動項數有三百八十九項,有的項目是維持基本生活所需不可少,這些項目的價格雖上漲,可是量很難減少,因在指數中配置的權數固定,造成漲價項目的權數未擴大,那些可省則省的項目,量上大量減少,價格下跌,造成跌價項目的權數未縮小,由而導致指數偏低;二是消費者物價指數所採的商品與服務項目及配置之權數,係作固定時期的家庭收支調查結果。但不同時期各項目的重要性亦不同,產生與現狀不符的情事。

雖然政府發表的物價統計資料並未說謊,但是消費者的日子愈來愈難過,確是事實。推究其原因在於這些年來,消費者的基本生活支出價格連年大漲,可是這些集中在漲價支出項目卻省不下來。如果物價上漲同時,所得也提高,則消費者的痛苦感就不會提高,可是在同時間所得未見增加,許多人還在減少,自然出現了日子過不下去的感受。

政府現在應該做的,一是增加投資,創造就業,提高所得,提高消費者購買力;二是穩定物價,提高生產效率,減少浪費,不損及消費者利益;三是改革財經政策與租稅制度,務使公平合理,縮小貧富懸殊的差距,保障全民經濟生活的公平;四是政府不但要有建設性的施政,還要肅清貪腐,杜絕浪費,節約支出,給消費者一個喘息的機會。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