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四不
星雲大師
食物必須經過吸收,才能提供身體有益的養分;學習沒有經過吸收,就無法靈活的運用。在這個資訊日新月異的時代,吸收各類新知,是現代人的重要功課。但是,如何吸收才能達到效果?有四點方法:
第一、不執己見:固執己見的人,不容易接受真理,如同覆蓋的杯子,裝不進任何法水;即使再好的知識,受用仍是有限。《大乘起信論》云︰「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無邪執。」學習任何事物都要抱著「覺今是而昨非」的胸襟,隨時調整改變,才能「與時俱進」跟上時代腳步。
第二、不存偏見:一個人生病了,吃藥打針也許就能痊癒,但是思想中了偏頗的毒素,就很難治癒。有些人固執自己的經驗、學問,以成見、偏見看待世間事。甚至遇到任何事物,不究其好壞,只要與自己所知相違,就立刻產生對立與無明,結果反成所知障。僧璨大師說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做人、處事必須「如器受於水」,如果心中有先入為主的偏見,就像盆子裡有洞,即使天降甘露,也會流失。
第三、不參雜見:人的思惟很複雜,三個人可能就有多種看法。有人問一位禪師:「讀經典時,遇到艱澀不懂的字,怎麼辦?」禪師回答:「查字典就好了。」許多事我們不必想太多,可以把它單純化。見解、看法多不要緊,但不要複雜、瑣碎,能將世間萬物提綱挈領、化繁為簡,才能吸收良好且運用自如。
第四、不漏善見:在生命旅程中,影響我們的因素很多,一個念頭、一個看法,可能都會產生天壤之別的變化。佛教重視正知正見的養成,一個觀念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價值判斷,甚至決定未來的命運,如《華嚴經》所說:「正見牢固,離諸妄見。」因此,我們要吸收美好、善良的觀念,才能建立美滿幸福的人生。
世間有很多東西,如知識、技術、科技等,是我們應該吸收的,但更要吸收慈悲、道德,才能得到人生真正的財富。總之,不論有形、無形,不論世間學、佛學,此「四不」都是我們學習時必須留意的:
第一、不執己見,
第二、不存偏見,
第三、不參雜見,
第四、不漏善見。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