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29, 2005

轉載-原始佛教與三藏聖典 文/聖嚴大師

原始佛教與三藏聖典
第三章 原始佛教與三藏聖典第一節 原始佛教佛教史的分期法  佛陀涅槃之後,釋尊便成了歷史的人物。近代的學者間,對於印度佛教史的分期法,則尚無定論。現舉五說,備供參考:(一)我國太虛大師的三期說:1初五百年為小彰大隱時期。2第二五百年為大主小從時期。3第三五百年為密主顯從時期(《太虛全書》四五五頁)。到他晚年,又改為小行大隱、大主小從、大行小隱密主顯從的三期(《太虛全書》五一四至五一七頁)。此一分期法,雖有價值,但嫌粗略。(二)又有一種三期說:1自釋尊至龍樹,為根本佛教的發達期。2自龍樹至法稱,為大乘佛教的興盛期。3自法稱至回教侵入印度後約一百年間,為佛教的衰頹期。此一分期法,以根本佛教概括了佛世的原始佛教以及佛滅約百年後的部派佛教,故亦有含混之弊。(三)尚有一種三期說:1自釋尊成道至滅後約百年之間為原始佛教期。2自佛滅約百年後至龍樹間為小乘佛教發達期。3自龍樹至第二法稱間為大乘佛教興盛期。此說與木村泰賢及宇井伯壽等略同。(四)龍山章真等的四期說:1原始佛教時代。2部派佛教時代。3大乘佛教時代。4密教時代。此說將大乘佛教的後期,特設密教期並以部派佛教代替小乘佛教,原始佛教則為後來小乘及大乘各派發展的共同基礎,故堪稱有見地。(五)印順法師的五期說:1佛陀時代為「聲聞為本之解脫同歸」。2佛滅四百年中為「傾向菩薩之聲聞分流」3佛滅四世紀至七世紀為「菩薩為本之大小綜合」。4佛滅七世紀至千年間為「傾向如來之菩薩分流」。5佛滅千年以下為「如來為本之梵佛一體」。這是從思想及教團的發展演變上考察而得的。其理由類於太虛大師,而分析較為繁密。唯印公有其獨立的思想,可參閱其所著《印度之佛教》第一章四至八頁。  本書對各家分期法,不做取捨依準,僅做論列參考,所以本書章目是以問題為中心,不必即以時代做分割。  原始佛教的教理原始的佛教,應該是指佛陀在世時的言行,以及經過佛陀親自印可了的弟子們的言行。這唯有從《阿含經》及律部中去找,而《阿含經》比律部更可信賴,雖然現在《阿含經》的內容,與初次結集時的已有增損,甚至可說現存的《阿含經》內容,已非全是原始佛教的真貌。但從《阿含經》素樸的記錄中,尚不難找出原始佛教的真貌。  關於原始佛教的教理,實在是很簡單而樸實的。佛陀從不做形而上的玄談,一切訴之於理性的經驗,佛陀教人實踐解脫道,但當弟子們問起他涅槃的境界時,他便默而不答。因為未得涅槃的人,縱然同他談上三天三夜的涅槃,還是弄不清楚,且對得到涅槃的實際,也毫無幫助。  佛陀極善於刪繁從簡,又極善於就地取材運用譬喻,每對弟子說法,總是要言不繁,絕少見有長篇大論。他所開示的內容,看來層出不窮,實則不外四聖諦、十二因緣、八正道等。這在第二章已經介紹過了。    不過,當你剛剛接近佛陀,而尚不知修學佛法之時,佛教便首先向你說:「身、口、意、命清淨無瑕穢者,若命終時,得生人中」,「惠施、仁愛、利人、等利」,「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見《增一阿含經》卷二三〈增上品〉之七,《大正藏》二‧六七○頁中;又參《增一阿含經》卷二四〈善聚品〉之四等,《大正藏》二‧六七六頁中)。先以人天法,使你法天法人,使你成為一個可敬的人,當你善根增長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之後,再用解脫法門開示你。人天善法是一般人共同信守的,解脫法門則是佛陀獨自證悟經驗的。要緊的是,佛陀不唯不以神教通用的「權威」來包攬你的「罪」而說代你贖罪,也不主張用任何祭式來求福祉與解脫,乃是開示你簡明的方法,教你自己去依照方法實踐,所以在佛教的原始精神中,一切的神話與迷信,都是無從立足的。原始佛教的世界觀  上章說到「若離人生本位而考察世界,那不是佛的本懷」,在《箭喻經》(《大正藏》一‧八○四頁上─八○五頁下)中,佛陀對於弟子尊者鬘童子所問:「世有常?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等十個「不決問題」,態度非常清晰,佛說:「我不一向說此,此非義相應,非法相應,非梵行本,不趣智、不趣覺、不趣涅槃。」因為佛陀並不要使你先瞭解一切,而是要使你完成解脫涅槃,那時,你自然會雲開月見而真相大白。  然而,在佛典中確有關於世界觀的介紹,例如《長阿含經》卷一八至二二的《世記經》(《大正藏》一‧一一四頁中─一四九頁下,別譯有《起世因本經》、《大樓炭經》),便廣泛地介紹了國土世界及有情世界的種種相狀。  因此,我們不能說釋尊絕口不曾說過這些事物,但當我們考察其來源時,則發現這大體是由於婆羅門教的《吠陀》世界觀及唯物思想的混合產物。佛陀的教化,善於就地取材與適時作喻,在向外道群眾說法的時候,難免會借用外道的傳說來啟引外道迴入佛法,所以這些世界觀念,的確曾被佛所引用,但其絕不會專為此事而作為說法的主題。很顯然地,因佛陀不對外道做毫不同情的攻擊,弟子們便以為這是被佛所許可的觀念。至於像《世記經》這樣有系統的長篇25933;述,無疑是出於結集者的細心編輯,此經當成於阿育王以後,因在巴利文三藏的長部中沒有它,故它的內容,不即是佛陀的發明,而是印度當時文化的「共財」。佛陀利用此等觀念,是迎合而並非表示接受。例如《吠陀》諸神,特別是梵天,佛陀否定其實體而善用其信仰,但到佛滅之後的弟子們,即連梵天的實體觀念也接受了下來。  以須彌山為中心的世界觀,以現代地理學及天文學的考察,便無法成立,但這卻是佛世及佛前更早的印度地理與天文學的通說。因此,佛弟子們應當重視佛陀應化的重心,是著重於人生的修為而至無明的解脫,不必以為佛陀已將一切的問題給我們做了解答。佛陀的任務在此而不在彼,不要捨本逐末,否則自己鑽進了死角,還要埋怨,那是咎由自取。我們的心  佛陀既以人生的無明之解脫為著眼,人生的主宰則在於「心」,心不能自主,因為心的特性是念念相續地活動變異,故為無常,無常即無主體可覓,故為無我。可是,要了知無常無我而使其轉變異為不動,超凡夫為聖人,實在不易。  於是,佛陀特重於凡夫心的考察,使之得到疏導,由染污心成清淨心。不動的清淨心,僅一個名詞就夠了;變異不已的染污心,細考其狀態,那就多了。根據原始資料,予以分類歸納,其名目約有十二項:(一)五蓋:貪欲蓋、瞋恚蓋、惛眠蓋、掉悔蓋、疑蓋。(二)七結(使):欲貪、有貪、瞋恚、慢、見、疑、無明。(三)九結:以七結為基礎,但將有貪改為取,另加嫉、慳。(四)五下分結:身見、疑、戒禁取見、欲貪、瞋。(五)五上分結: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六)四暴流:欲暴流、有暴流、見暴流、無明暴流。(七)四漏: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八)四取: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九)四繫:貪繫、瞋繫、戒禁取繫、是真執繫。(一○)三求:欲求、有求、梵行求。(一一)十六心垢:不法欲、瞋、忿、恨、覆、惱、嫉、慳、諂、誑、剛愎、報復心、慢、過慢、憍、放逸。(一二)二十一心穢:邪見、非法欲、惡貪、邪法、貪、恚、睡眠、掉悔、疑惑、瞋纏、不語結(覆藏罪)、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慢、大慢、慢傲、放逸。  佛陀在各個適當的場合,用了各種適當的語彙,來說明心的病態。像這樣的排列法,前十一項取材於龍山章真的《印度佛教史》,第十二項則取自《中阿含經》卷二三第九十三經(《大正藏》一‧五七五頁中)。  如果再予以濃縮,實則不出貪、瞋、癡,佛稱之為三毒、三不善根、三火。  近代人有將三毒做如此解釋:「心是一種貪欲、行為與不滿足的相續進行而無止境的鍊子;由貪欲、行為與不滿足三者,構成循環。」(周著《印度哲學史》卷二第三章)這解釋不一定正確,但頗易理解。  由貪、瞋、癡,而分別出了許多心理狀態的名目,為了對治貪、瞋、癡,又分出了許多心理狀態的名目,這種分析的結果,便出現了後來所稱心王、心所、善心所、不善心所。  因此,佛陀對於心理的分析,不必純以現代心理學的角度視之,佛陀純以對治人之煩惱心而做疏導,現代的心理學則是介乎生理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的科學;若要勉強辨別,那麼,佛陀的心法是疏導人生之根本的,而現代心理學則是解析人生之表面的。

※※※已得授權轉載自『法鼓文化心靈電子報』,版權屬法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http://www.ddc.com.tw 】所有,非經彼授權,不得轉載。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