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六任閣揆
行政院長蘇貞昌突然宣布辭職獲准,令民眾感到錯愕不已。回頭看去,這是陳水扁總統七年內換掉的第五位閣揆,政府的閣揆耗損率實在高得嚇人,徒然讓行政院長朝不保夕,位子還沒坐暖就要換手,這是任何先進國家都看不到的非常現象。而往前看,新任的第六個行政院院長,大概也是墊檔的角色,因為再長,也只剩下一年的任期而已,不但難有具體作為,恐怕連政策連續都大有問題。更何況,「大風吹」的結果還是回到原點,由任內宣布停建核四,造成經濟重創,甚至經濟成長率創下台灣有史以來負成長紀錄的張俊雄接任,如何讓民眾安心。
首先,就政策連續性來看,閣揆頻頻換人,對國家整體發展絕對不是好事。日本在過去十餘年期間,首相頻頻換人,以致於經濟陷於泥沼,直到最近才有起色。陳總統首任的閣揆唐飛因為不願為廢除核四背書,四個月就被當作「擋路石頭」移開;首位民進黨籍閣揆張俊雄上台,「八么洞洞」的施政口號喊得震天價響,卻無法扭轉經濟負成長的惡夢,十五個月後被迫交棒給游錫。
游揆任期尚屬不短,「新十大建設、五年五千億」稍有落實,卻被評為「總統幕僚長」反而把閣揆位子做小了。三年之後,接任閣揆的謝長廷,寶座上坐不滿一年,內有「共生和解」的見解得不到黨內支持,外有高捷弊案陰霾籠罩,最後還是短期之內就交棒給蘇貞昌的「實事內閣」;但「大投資、大溫暖」只做了一半,又因黨內初選失利,而居於「夾心餅乾」的尷尬位置,只好選擇黯然下台。
如今又回到充滿爭議的前任閣揆接棒,感覺上就像台灣這幾年來的發展境遇一樣,空轉了一大圈;其次,也凸顯出民進黨人才缺乏的問題,就像一支缺乏強棒的的球隊,投手必須隨時回鍋,當然就繳不出像樣的成績單。更嚴重的是,替換行政院長都好像不必向人民作交代,完全是看陳總統個人意志的變化,顯示陳總統過去所宣示的「權力下放」承諾,根本就抵不過他個人「不願跛腳」的欲望,民眾的福祉顯然並非更換閣揆的首要考量。
因此,相信許多人對於新任的舊閣揆,應該是疑慮多過於期待,失望高過於驚奇。不只是過去他任內經濟表現特別離譜,很難讓民眾產生信心,更何況隨著執政黨黨內情勢的更易,新閣揆的作用恐怕是支援選舉的政治考量居多,包括動用行政資源幫助黨籍人員助選、幫忙開出利多支票,貫徹總統個人意志等,從近日逐漸揭曉的閣員變動名單所透露的蛛絲馬跡,也確實看到了屬於「選舉團隊」布局的特徵。
也因此,不論前任政策是否被延續,其實已經無關宏旨,新任的閣揆大概很難站在民眾福祉的角度,提出大展宏圖的主張,更不可能認真去「拚經濟」,反而可能全心投入在「拚選舉」的政治動作上。如此發展下去,如何振興台灣的國際競爭力?經濟發展繼續停滯,受害的還是無辜的民眾。我們實在懷疑這是個「全民政府」應有的作為。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