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法修心 卡奴新生
曾經是銀行搖錢樹的消費性金融,由於信用卡、金融卡發行浮濫,造成上百萬以債養債的「卡奴」,面臨黑白兩道逼債,經常鬧出人命,引起社會高度關切。立法院差一點就修法限制雙卡利率,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出聲限制雙卡廣告內容不可誤導消費者,司法院也預定在今天召開公聽會,邀請相關團體座談,蒐集各方對「消費者債務清理」的修法意見。
立法、行政、司法三院相繼出招解救卡奴,顯示事情非同小可,加上消基會強力抨擊雙卡利率偏高、催債手段不當,更讓金融界陷入四面楚歌之中。銀行公會對於此一合法業務遭到污名化也有反彈,強調不當的干預將會戕害經濟。卡奴問題見仁見智,究其成因非只一端,亟待修法修心雙管齊下,始能標本兼治。
消費性信用金融商品近年來快速成長,除了發卡銀行企圖建立消費者資料庫和牟取利潤而積極行銷之外,亦有時代背景因素。近年來由於國民所得成長明顯鈍化、失業率居高不下,以及單親家庭增加,導致經濟弱勢者大幅上升。銀行以明星代言廣告,大力鼓吹「借錢有理」、「向銀行借錢是高尚的事」觀念,兼以「代辦公司」居中穿針引線,消費者輕鬆辦卡非夢事,手中一大把卡片者比比皆是。
由於預支性質的金融卡和信用卡持有人不乏經濟弱勢的信用邊緣人,因此金融界在設定雙卡循環利率時,都會加入風險係數的考量,自然比抵押貸款高出許多。持卡人的信用不斷被膨脹,利息負擔愈來愈重,收入卻沒有相對增加,只求能夠辦到新卡解決燃眉之急,無暇顧及後果,好像抽嗎啡,成為無法自拔的卡奴。卡片額度一張張刷爆,愈來愈沒有能力償還本利。等到銀行移送法辦或委託債務處理公司私了,法院催票、討債公司臨門,只好到處躲避,等到無路可逃,不是瑯璫入獄,就是身心飽受凌虐,甚或走上絕路,下場淒慘。
最近不到一個月內,台北縣市就發生一名計程車司機和兩位保全員分別積欠二、三百萬元卡債飲恨自盡的憾事,新竹市有名男子積欠二十萬元也走上絕路。卡債的數字對於有錢人或許不算什麼,但對於失業者或靠二、三萬元養家的人則是不可承受之重。和整體金融業每年上千億元的利息收入,以及雙卡循環利率動輒百分之二十對照之下,社會觀感可想而知。
如今卡奴哀鴻遍野,雙卡利率也被形容為合法不合理的高利貸,影響銀行形象至鉅,「金」字招牌黯淡無光。面對卡債風波,政府「積極開放」金融業務後如何「有效管理」,業者如何在利潤和公義找到平衡點,消費者如何加強理財量入為出,都有待努力。
在修法之前,金管會要求業者在過年期間暫停催收卡債。甫於去年十一月實施的「消金債務協商機制」,因通過件率太低,已在元旦推出修正版,但這些措施只能暫時止痛或短期治標,業者和消費者起心動念必須戒貪,才能享受消費金融的便利而避其痛苦。
為有效遏止信用狀況不佳的持卡人過度消費,並兼顧經營彈性和風險,各銀行必須採取差異化管理。銀行公會要求會員、業者針對無擔保債務餘額超過月薪二十二倍的客戶,停止核發信用卡或現金卡,以及依信用等級的差異核予不同的循環利率,方向正確。至於信用卡首期最低應繳金額成數,是否統一調整或讓業者自決,可以再評估。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