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26, 2006

轉載-財經小內閣 開創大未來 文/人間福報社論

財經小內閣 開創大未來



新內閣人事底定,財經兩部易長,加上蔡英文出任主導財經小內閣的行政院副院長,外界認為將扮演總統元旦楬櫫祝詞「積極管理」兩岸經貿的忠實執行官。工商界則擔心「戒急用忍」再現,讓台灣自外於國際潮流,同聲促請政府明確畫清政策底限,讓業界有所依循外,並維持彈性,勿以意識形態干擾市場運作,阻礙台灣經濟發展。

一九八○年代,中國大陸走上改革開放之路,原被鐵幕攔阻數十年的能量傾瀉而出,來勢洶洶莫之能禦。美日及歐洲列強在新中國快速成長過程中,雖百般掣肘,亦阻擋不住其衝刺的蠻勁;工商業者對這個龐大的新興市場則垂涎欲滴,更被其低廉的土地、充沛的勞力吸引,爭先恐後投入大量資金和設備,把中國打造成世界工廠。

台灣政府雖設下「戒急用忍」柵欄,但廠商還是相率而往。四分之一世紀匆匆流逝,流向對岸的台資當在官方統計的數百億美元到民間估計的兩千億美元之間;兩百萬台商經常往來兩岸,許多更已從過客變成歸人。

這些大多屬於消費能力較佳的族群,長居大陸,讓台灣的消費市場失血。少了一擲千金面不改色的豪客,美食名店門可羅雀,華車豪宅買氣銳減。

消費和貿易、投資是經濟成長的三大支柱,消費鈍化加上投資不振,讓台灣的真實所得出現負數。。去年,第一季的成長率只有百分之二點四九,非常不理想,所幸國人打死不退,愈挫愈勇,發揮堅韌的生命力,終將全年的經濟成長率拉升到百分之三點七八,但在亞洲新興國家當中,還是排在後段班。

台灣經濟不好、人民不快樂,反應在選票上,讓執政黨在地方「三合一」選舉受挫。當局痛定思痛,把問題指向中國大陸,認為千錯萬錯都是大陸太迷人、台胞意志不堅定,於是把「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扭轉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追查台商資金流動,手銬腳鐐的陰影令工商界惴惴難安。

因為堅持「台灣優先」而限縮兩岸經貿互動是否正確?管住台商的口袋和腳步能否讓台灣經濟振衰起敝?見仁見智,有待時間驗證,前閣揆就公開表示應該支持兩岸健康互動,必須認清方向,改革才會奏效。

當前民間游資充裕、利率低廉、人才充足,內閣財經團隊對外要以全球格局的視野,輔導產業提升國際競爭力,建立差異化優勢,拉大與開發中國家差距;對內要持續鬆綁法令擴大投資空間、打造良好的投資環境,讓企業界願意深耕台灣、生根茁壯。投資增加以帶動百業繁榮興旺、創造就業機會,挹注政府稅收,自可讓消費者購買力上升。

此外,「有效開放」兩岸往來通路,如定期包機直航,讓在中國大陸打拚的兩百萬台商利用周末假日返台和親人團聚,既彰顯人道精神,也顯示政府「積極管理」的兩岸政策並非「鎖國」主張。加上積極推動大陸民眾來台觀光,創造台灣的有效需求,也可促進投資,增加就業。務實規畫兩岸經貿關係,給工商界合理生存空間,開創大未來,政府與人民雙贏,才是上策。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