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開發新能源
財團法人吳劍雄基金會首度主辦的亞洲科學營,前天在劍潭青年活動中心揭幕,十三位世界級學者—其中有五位是諾貝爾獎得主—應邀來台參與盛會。首日登場者為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的物理學教授康恩,他以「太陽能」為題發表演說,劈頭便警告世人,如果再不重視能源的短缺問題,到本世紀末,人類的災難即將開始。康恩教授認為,石油蘊藏量到本世紀末將用罄,必須及早從事太陽能或其他能源的研發,否則人類不僅要付出代價,甚至面臨災難。
康恩的警告並非自今日始,也不是康恩的特殊發明。數十年前,科學家即針對能源即將耗盡提出忠告,可惜人類的惰性及不見棺材不流淚的習性,造成數十年來替代能源的研究發展雖略有斬穫,但始終沒有大幅度的突破。目前除了核能具有經濟價值外,生質能源、風力能源以及太陽能等,或成本過高,或規模難以擴大,以致都停頓在宣導階段,無法進入實質應用的階段。康恩大力提倡太陽能的研發,他認為太陽能發電成本若能降至每瓩一元美金以下,即可取代石油,成為最乾淨的能源。
自從京都議定書簽定以後,各國都把溫室效應視為首要克服的關鍵難題,二氧化碳排放量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二氧化碳排放量過高,固然會造成地球暖化,進而促使生態失衡以及氣候變遷,但二氧化碳過量是否完全肇因於能源的使用過度,論者看法分歧。有人認為大量牧牛糞便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便不輸給汽車所排出的二氧化碳。甚至有人更危言聳聽,認為人類步行也會消耗食物,而食物中的植物被砍伐,也促使二氧化碳的增多。姑不論這些看法是否成理,至少能源—尤其是燃煤—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是無庸置疑的事實。何況能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產,未來數十年人類面臨的最大困境,二氧化碳雖仍是主角,但更大的問題乃是製造二氧化碳的元凶石油,本世紀末就將告罄,人類再無便宜而方便的能源可用。
台灣仰賴進口能源,一旦能源來路短缺,不僅要付出高價,連帶也會使物價成本墊高,進而影響經濟,其連鎖反應難以預估。因此對康恩教授的警語,台灣更不可輕忽。經濟部最近委託工研院能環所研擬黑潮能電廠,因為台灣東部海域有一股黑潮向北流動,如果開發順利,發電量相當於三座核電廠,成本每度約一點六元,對台灣是一項天大的福音。
此外如風力發電、可燃冰發電、稻草纖維轉化為生質酒精等,都是台灣的資源,值得大力開發。問題是政府的態度是否支持這些能源的開發。根據以往的經驗,政府很難讓人有所期待,核四工程停工又復工,延宕工期五、六年,損失何止百十億元,這筆帳至今無人出面負責,而核四的正式運作亦遙遙無期。核能雖隱藏輻射危險,但全在人為,畢竟是清潔能源,在科學發達的今天,危機已可降到最低,估計成本,仍屬最理想的能源。
台灣不能再等了,怵惕於康恩教授的警告,政府必須以大手筆投資於新能源的開發,須知三十年、五十年,一瞬即過,如仍蹉跎歲月,真正的災難就真的會發生。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