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05, 2007

轉載- 高鐵試營運後的省思 文/人間福報社論

高鐵試營運後的省思



幾經波折,台灣高鐵終於在昨日試營運通車,讓民眾體驗極速三百公里的快感,也讓民眾忘了當時需花費五、六小時排隊購票的不快。

高鐵在多位履勘委員不願背書下,交通部還是強行讓高鐵通車,並且開始販賣預售票,沒想到大家所擔心的通車安全狀況尚未發生前,售票系統已先亂成一團,民眾想買一張票需耗時大半天,排隊買票的時間,已足夠坐高鐵來回台北、高雄一趟。

這個最簡單的電腦購票系統無法在一開始就讓民眾順利購票,那麼昨日開始通車試營運,搭高鐵的民眾豈不是要自求多福,希望更複雜的行車電腦系統不要隨時當機才好!

高鐵造價四千八百億元,可稱是世界BOT案最高金額的工程,然事實上,這個BOT並非是百分百的BOT,其中含有過半數政府的經費資助或借貸才得以興建完成;在正式營運後,如何去算這筆帳,政府相關單位必須要把民眾的辛苦納稅錢給要回來。同時政府也要明白向社會大眾告知,在營運後高鐵每年的盈餘是優先還錢給政府?還是先入了高鐵私人公司的口袋中?這筆帳要算清楚,不可馬虎了事。

高鐵通車後,台灣一日生活圈也正式展開,但這一日生活圈的意義何在,大半數民眾並不了解,就連政府相關部門對於台灣一日生活圈有何政策性的行政措施,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進而言之,所謂台灣一日生活圈對於台灣的旅遊、經濟、政治、教育及社會有何影響?政府是否已有完整配套措施來因應?目前,我們看到除了民間旅遊業比較積極的規畫一些高鐵相關的旅遊行程,及高鐵車站周遭的土地高漲外,其餘的政策還未能及時因應。

台灣一日生活圈的意義,不應該只在於高鐵通車後縮短北高兩市的通車時程,就高鐵票價和飛機票價相近,時程也比較長來講,其意義並不大。所以,高鐵通車所帶來台灣一日生活圈的意義,應該在於高鐵沿線車站周遭的生活及經濟效益的充分發揮。讓這些設站的縣市,不似以往只能靠著鐵路或高速公路做為對鄰近縣市的通路,而是藉著高鐵可以更快的和其他各縣市做更快、更便利的連結,這樣的台灣一日生活圈才有其整體性,也才能達到台灣區域均衡的整體目標。

當然,高鐵通車後所帶來一日生活圈的主要效益在於經濟和生活上,但是若能夠藉此縮短南北間的政治意識形態也是件好事。長期以來,台灣民眾在特殊的政治環境下,不知何時就被劃分出濁水溪南北的差距,尤其在政黨競爭中的刻意操弄下,更是讓彼此間的政治意識形態的差距更為擴大,也讓民眾間有莫名的敵意,實非台灣之福。

如今高鐵已通車了,直接縮短了南北兩地的距離,我們也期待南北兩地的民眾能夠藉著空間的拉近,也同時把彼此的政治意識形態的差距給縮短。讓台灣一日生活圈的意義,更擴大為台灣一家人的政治情感交流。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