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11, 2007

轉載-經濟決策不能背離市場 文/人間福報社論

經濟決策不能背離市場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日昨應邀到大學演講,談到當前台灣對中國投資政策時表示,以經濟角度來看,不開放「絕對是個錯誤」;台灣需要一位兼顧政治與經濟層面的智慧領導人來做決策。學者認為張忠謀這一席話,道出許多企業主的心聲。事實上,假如經濟決策長期背離市場,選擇「人少的那條路」,結果必然會和主流漸行漸遠,顯非智者所應為。

我們贊成執政當局積極想要和全世界接軌的努力與用心,但也困惑為何偏偏受制於少數人的堅持,放棄主動出擊,不和全球名列前茅的經濟體中國大陸發展更健全的經貿關係,反而刻意迴避。以致兩岸壁壘高聳、鴻溝難填,讓眾多西進台商失去良機,甚至屈服於政治力而選邊站,使台灣人、財兩失,豈非失策。

二十年來,中國以其豐沛、低廉、勤奮的勞動力,吸引跨國集團登陸設置生產基地,在深圳經濟特區帶頭下,各地工業開發區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從南到北、由沿海而內陸,聯網成帶,蔚為世界工廠。繁盛的投資與貿易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也提升了國民所得,把這個古老國家的年均經濟成長率,推高到超過全球一倍以上的水準;大陸快速成長的「動能」,加上十三億人口的「位能」,構成極為龐大的消費市場,成為各國商品和勞務供應者眼中最誘人的一塊大餅。

台商憑著兩岸地緣、人緣、語言、文化和生活習慣的優勢,在大陸崛起過程中快著先鞭,許多在台灣傳統產業,在彼岸找到第二春;近年來,不少科技廠商也跨海尋求更合宜的生產模式。政府為了防止過度向對岸傾斜,陸續推出「戒急用忍」、「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等大陸投資政策,卻擋不住市場力量這隻看不見的手。

除了十萬台資企業、百萬台商已在大陸生根外;眼前便有兩例: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最近出版傳記,披露曾計畫赴大陸投資「海滄計畫」,被當時政府以停止台塑股票交易、凍結集團資金及限制出境等嚇阻,但台塑後來仍有其他在大陸的投資陸續曝光,在寧波的「大乙烯計畫」也漸成形;另據上海媒體報導,台灣首富郭台銘在大陸的事業版圖不斷擴大,鴻海集團已在上海最繁榮的金融商業中心「陸家嘴」購買土地,準備設立在大陸的營運總部。

台灣對中國採取幾近鎖國政策,已證明效果不大,反讓自己經濟發展受阻,不如務實面對,善用台商力量,將兩岸經貿導向健全途徑發展、營造互利雙贏的關係。共同打擊犯罪、開放大陸民眾來台觀光都是立即可行的領域。

台灣許多罪犯潛逃大陸匿藏,台灣人在大陸的組織性犯罪,已從福建與廣東延伸到南京、上海,非法勾當涵蓋地下賭場、錢莊、人口販賣、販毒、槍械走私、洗錢、偽幣及偽造證件等。兩岸若能聯防,必可壓制歪風滋長。

觀光局長賴瑟珍最近在行政院會報告今年發展願景指出,今年來台旅客可望達到三百七十五萬人次,若開放第一類大陸人士來台,將可攀升至四百萬人次,全年觀光總產值上看四千一百六十億元。觀光局預計今年增加的二十五萬人次大陸客,可帶進一百九十二億元產值,我們理解這必須兩岸達成協議始能達成,但如果能更積極作為,應該還有提升的空間。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