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掙脫「貧窮循環」考驗政府的良心
世界展望會統計,近三年依靠扶助的貧窮少年人數不斷增多,今年竟驟增三千人,其中百分之八十受扶助的孩子,要靠打工貼補家用,甚至是家中主要的經濟來源,聞之令人鼻酸。
展望會中區辦事處主任指出,南投到嘉義等縣市情況最為嚴重,幾乎九成受扶助的少年,在寒暑假中要自行賺取學費,平常則靠打工維持生活。尤其是山地原住民部落,更為可憐;展望會雖提供助學金和營養午餐,但仍無法解決家庭赤貧的困境。
台灣光復之初,尤其是民國四、五十年代,貧窮是普遍現象,童工很普遍;但由於經濟的急速發展,窮人翻身的機會增加,三級貧戶之子也可受到最好的教育,不僅脫離貧窮,尚可位居元首之尊。一個社會不怕貧窮,只要能有脫貧的機會,使收入的底層與高層可以因個人的努力而翻轉,這便是一個健康的社會。
最怕的是貧窮變成了惡性循環,貧者直線向下沉淪,社會形成貧富二元化的階段對立,兩極沒有對流,沒有互動,貧者恆貧,富者恆富。這樣的社會缺乏生機,也很難進步,更是不人道的社會。
演變到此一地步,孰以致之?最大的責任應是政府的政策。首先,以經濟奇蹟自詡的台灣,自民進黨執政後,經濟成長緩慢已是公認的事實,六年來平均成長率大致在百分之三至四之間,比十年前的百分之八、百分之九尚不及二分之一。
景氣黯淡,就業率下降,加上高科技業的發展,肇致貧富差距的擴大,其必然的結果就是城市與農村的兒童受教機會與受教程度的距離拉大。知識經濟隱然成形後,貧富決定於知識的高低已是不可抗拒的殘酷現實,農村或山地兒童如不能享受與城市對等的教育機會,便等於在知識經濟的競爭中自然出局。如果這些邊緣地區的青少年還要負起養家活口的責任,以打工糊一家之口,其永不翻身的命運,自已註定。
台灣在國民黨執政,即選擇了走美式的資本主義道路,輕視勞工權益,不講社會福利。
在經濟快速起飛年代,採此種政策,或無可厚非,但台灣至七十年代末,國民平均所得已達一萬美元以上,政府如一仍舊制,其後果則是財富分配不均,貧富兩極化,如再逢景氣不佳,失業陡增,「貧窮循環」理論便在台灣得到最佳明證。如任其惡化,台灣將蹈向中南美的覆轍,社會將永無寧日。
提高經濟成長率,當然是治本之道,但畢竟說易行難,尤其涉及兩岸關係,更是舉步維艱。治標之道,自然就是加強社會福利。
尤其針對原住民族一代,必先能保障其有最起碼的基本生活,不必由童工來貼補家用,然後才能談提升教育程度助其脫貧。
政府財政拮据眾所周知,但稅負不公也是事實,富人賦稅之優惠恐居世界之冠;在開支方面,軍武採購已達天文數字,如再不停止與中國大陸的軍備競賽,不出十年,台灣財政將被軍備武器徹底拖垮。
如能雙管齊下,一方面多向富人徵稅,一方面以政治方式降低台海敵對氣氛,大幅撙節軍備支出,以所餘增加社福項目,堵住貧富差距缺口,才能使台灣不致走向「貧窮循環」之路。但成敗關鍵乃在於政府的決心與良心。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