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經講記(26)
又於過去。不可說。不可說。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師子吼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一念歸依。是人得遇無量諸佛。摩頂授記。
「不可說」表數字之大。「師子吼」屬比喻立名,是比喻佛說法的威德。佛說法理事圓融,能令世間一切魔外辯才敬服,是故比喻作師子吼。「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聞佛名就想到佛說法的威德,是「一念歸依」。我們從一切邪知邪見回頭,依佛所說的正知正見就相應,方是真正佛弟子。「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佛不妄語,只要心行相應,就得諸佛如來加持,即是「摩頂授記」。心行與佛相應,豈有不得諸佛如來加持的道理!諸佛如來應化的目的是廣度有情,我們能發心廣度有情,佛當然加持。若起心動念只顧自己,佛想加持都加持不上。度眾生從何處開始?從《地藏經》開始最好,《地藏經》確實可以度末法九千年的眾生。(末法是一萬年,已經過去一千年了,還有九千年。)我們果然能深明因果,依教奉行,必得一切諸佛摩頂授記。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拘留孫佛。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志心瞻禮。或復讚歎。是人於賢劫千佛會中為大梵王。得授上記。
「拘留孫佛」。科註云:「此非賢劫第九,減至六萬歲時出世之佛。《準萬佛名經》,有無量七佛之名。」此解釋好。同名同號的佛菩薩很多,劫和世界也有同名的,此佛確定不是我們賢劫裡的拘留孫佛。拘留孫是「所應斷」之意,又翻譯為「作用莊嚴」。什麼應該要斷?煩惱應斷,生死應斷。佛的名號是從此而建立的,就是佛法常講的「斷德」。大乘法常說,見思、塵沙、無明是應當要斷的。斷見思,證小乘阿羅漢,出六道。再斷塵沙,破一品無明就出十法界,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還有四十一品無明,四十一品無明斷盡了,就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其意就稱之為拘留孫。是故聽到此佛名號,就知道要認真斷煩惱。
煩惱在哪裡斷?在日常生活接觸一切人事物中去斷。每天在善緣、惡緣,順境、逆境中,先斷瞋恚,再斷貪愛。佛說「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只要心裡有絲毫不高興,就會「火燒功德林」,功德全都燒掉了。外面任何力量不能毀壞我們的功德,是自己毀壞的。心被境界轉,過失在自己。外面惡緣、逆境現前,自己要樂於接受。佛教我們修行就是在其中練功夫,練到心不為外境所轉,自己在境界裡做得了主宰,功德就保住了。是故,忍辱波羅蜜能成就功德。
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是積功累德。忍辱波羅蜜能使功德保持而不壞失。不能忍辱,布施、持戒的功德全部毀掉,只得福德。性情若不好,將來到阿修羅道去享福。阿修羅脾氣很大,嫉妒、瞋恚心很重。阿修羅的大福報都是在佛門裡修的,但是敵不過外面境界的誘惑,所以常生煩惱。我們一定要學佛菩薩,在一切境緣中修「如如不動」,修「不取於相」。《金剛經》的這兩句話,是大乘菩薩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修行的祕訣。外不著相、內不動心,與眾生和光同塵,成就自己的道業,也成就度化一切眾生。
「志心瞻禮」,即是受持;若不受持,不能稱為志心瞻禮。志心是真心,真誠心瞻禮。「或復讚歎」,讚歎是利他,自行化他。「是人於賢劫千佛會中為大梵王」。大梵天王的福報大,因為他能斷惡修善。其實大梵天王也是真正的菩薩,他以大梵天王的身分幫助天人斷煩惱。天人的煩惱習氣沒有斷盡,是故出不了三界。「得授上記」,上記是成佛之記。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毘婆尸。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永不墮惡道。常生人天。受勝妙樂。
「毘婆尸」是梵語音譯,意為「勝觀」,勝是殊勝,觀是觀察。對一切諸法的真相,看得清楚、明白,就是勝觀;觀是觀念。《楞嚴經》的「捨識用根」,真正是名實相應的勝觀。我們凡夫用的是第六識,做不到捨識用根,也就是說做不到用「見性」見色。觀世音菩薩所修的法門是「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就是用根中之性,根中之性是真心。用見性見色,見到的是色性而不是色塵;用眼識見色,見到的是色塵,塵是染污。見到色性,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用「聞性」聞聲性,用「嗅性」嗅香性,用「嘗性」嘗味性,明心見性。我們凡夫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是六種污染,明心見性之人六根接觸六塵是見性。見性之後,「頭頭是道,左右逢源」,六根所接觸的都是真如本性,見性成佛。
見性是圓教的初住菩薩,《楞嚴經》二十五位菩薩都是圓教初住菩薩。二十五位菩薩說明他們用什麼方法修行證果的。二十五是二十五大類,每類的數量很多。展開就是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歸納就是二十五圓通。觀世音菩薩在楞嚴會上示現的身分是初住菩薩,在《法華經.普門品》示現的地位是等覺菩薩。
我們六根接觸外面的境界,第一念是見性見。睜開眼睛看外面的境界,還沒有起心動念,還沒有分別、執著之時,是第一念。這一念是佛知佛見,是見性見。可是凡夫無法保持,第二念就起分別、執著落到意識裡。若能永遠保持第一念,豈不就成佛了!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眼睛睜開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此時是見性見色性,見的是真實的,就是一真法界。第二念一起,妄想、分別、執著立刻就現前,把一真變現出無量無邊的法界。由此觀之,佛菩薩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與我們不同之處就在於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佛菩薩的境界沒有過去、現在、未來,沒有十方。
大乘佛法的修行是修觀。止觀在佛門稱「大陀羅尼門」,是總綱領。不會修觀的,就教其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帶業往生。念念是清淨平等覺,就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淨,沒有執著;平等,沒有分別;覺,沒有妄想。清淨、平等、覺就是把妄想、分別、執著都斷除,那就成佛了。佛就是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即是自己的自性。
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是迷邪的接觸,諸佛菩薩的接觸是大覺的接觸。此事佛說得清楚。佛菩薩無法幫助我們轉變,轉變要靠自己,所以修行在個人。佛菩薩再慈悲,也無法幫助我們轉變。我們自己肯轉變,佛菩薩看到歡喜;我們不肯轉變,佛菩薩也無可奈何。此即毘婆尸佛勝觀之意。
科註引用《大莊嚴論》一首偈,「無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親,涅槃第一樂。」利是利益,沒有病是真實的利益。世間人追求富貴,其實知足才是富。過去佛弟子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真正是第一富,知足!諸佛菩薩是我們的善友。涅槃是「圓寂」,功德圓滿,清淨寂滅,是第一樂。「此乃受即不受,無受即受也。」「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明白道理,立即回頭,認真學習,「永不墮惡道,常生人天,受勝妙樂」。勝妙樂決不是世間五欲六塵名聞利養之樂,勝妙樂是真樂。「受即不受,無受即受」,方是真正的勝妙樂,與因行的勝觀相應。「勝觀」方得「勝妙樂」。
又於過去。無量無數恆河沙劫。有佛出世。號寶勝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畢竟不墮惡道。常在天上。受勝妙樂。
「寶勝如來」,寶是珍寶。世間人重視七寶,有了寶物,物質生活富裕而不缺乏。佛法有四寶:「常、樂、我、淨」。此是出世間的四寶,也是我們都希望得到的。而實際上應是三寶:「佛、法、僧」三寶,三寶裡才有常樂我淨。離開三寶,常樂我淨求不到。三寶,真正的深義,知道的人不多。許多人皈依三寶,是不是真的皈依了?沒有。僅僅做了一個儀式,沒有實質內容。三皈的體是自性,真正皈依是回歸自性。
《壇經》云:「佛寶是自性覺,法寶是自性正,僧寶是自性淨。」我們受持三皈有沒有得到自性的覺、正、淨?如果得到了,是真的三皈。皈是回頭,從迷、邪、染回頭。依是依靠,依自性覺、正、淨。此一念回歸了,是真佛弟子。反之,則是「名字皈依」,有名無實。真正得受用,最低限度要做到「觀行皈依」。若修學不能契入觀行位,只在名字位上,很容易造罪業,墮三途。入觀行,功夫得力,可以得到人天福報,不會墮落三途。如果入「相似位」,那就有了成就,在菩薩道上就修行證果了。相似位就是十信位的菩薩,「分證」的三皈,則是圓教初住位以上。
皈依的功德不可思議。佛說真正皈依,就有三十六位護法神來日夜保護。自性覺、正、淨才是三寶,此是佛法修行證果的總綱領、總原則。我們入佛門的第一堂課,就是學習修行證果的總綱領。傳授三皈,就是讓我們朝著正確的方向和目標努力邁進,成就自己的道業。
佛家要修行證果,第一要把「我」、「私」都捨棄掉。有我,一切都為我,執著有私的念頭,是用輪迴心造輪迴業。佛法是覺悟之法,有一念私欲夾在其中,即是迷惑顛倒之法,不是佛法。若將迷染之法看作佛法,修學焉能有成就!是故覺、正、淨是寶,是寶中最殊勝之寶。三寶都是屬於自性,不必外求。
我們懂得自性覺正淨是自性三寶,然對於形象上的三寶要懂得尊重。為什麼?沒有形象的三寶,如何會知道自性三寶?必須要用形象的三寶時常啟發,讓我們時時回歸自性三寶,是故形象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們見到佛像、聞到佛名,立刻就回歸到自性覺。看到經書、看到法物,立刻就能回歸到自性正。看到出家人形象,立刻就回歸到自性淨。所以,形象的功德無量無邊。形象即住持三寶,時刻在提醒我們。若無此形象,我們就很容易迷惑顛倒,繼續造業,繼續受苦報。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聞名就是皈依回頭,生活行為能與自性覺正淨相應。縱然以往造作惡道的因,然惡道的緣斷了,所以不墮惡道。「常在天上,受勝妙樂」,此句跟「常生人天,受勝妙樂」之意相同。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寶相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生恭敬心。是人不久。得阿羅漢果。
「寶相」,完全是從形相上來說的。說到相,就要想到性,因為相是性變現的。性是能變,相是所變。佛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聞佛名我們就應體會到佛的「寶相」。佛的寶相怎樣來的?修因所得的果報。身體健康長壽、容貌好醜都是果報。修什麼因得什麼果。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屬於果,其因在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中有說明,可以參考。
譬如佛的廣長舌相是果,生生世世不妄語是因。若不修善因,相貌就不能圓滿。世間人也有一些好相福相,但不是寶相。寶相裡有真、善、美;福相裡只有美,沒有真、善。真正修行人沒有地位,也沒有財富,長得也不美,可其真有修持,接觸他就感覺得很舒適,此就是「寶相」。寶相如來是表種善因得善果。聽到此佛名,就想到斷惡修善,修行證果。
一個人心清淨顯清淨相,心慈悲則顯慈悲相,心凶惡就顯凶惡相,所謂「誠於中而形於外」。相貌就是自己心理情緒的表現。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生恭敬心,是人不久,得阿羅漢果。」科註說「今約藏教以對圓位」,藏教是小乘,圓教是圓滿的大乘。將二者斷證位次做一個比較,則七信位菩薩,三界見思任運斷盡,與藏教第四果阿羅漢齊。由此可知,此地講「得阿羅漢果」,不是真的小乘阿羅漢,而是大乘七信位的菩薩。是用小乘果位來比喻斷煩惱層次的。見思煩惱斷了,才得寶相莊嚴。
又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袈裟幢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者。超一百大劫生死之罪。
「袈裟幢如來」。科註云:「此約莊嚴標相,以彰佛德洪名。心地觀云,袈裟,即是如來寶幢之相。」何謂「袈裟」,袈裟是梵語,意思是雜色。出家人的衣是由各種顏色混合所染成,而非紅黃藍白黑五種正色衣,故稱袈裟。佛弟子不著正色,穿染色衣,就是這五種顏色混合在一起染成的袈裟。
古時資源缺乏,布都是手工織的,得一件衣不容易。將在家人丟棄的破舊衣服拼湊成衣,布料、顏色不一樣,縫製後再染色,即是袈裟。由此可知,袈裟真正的意義是隨緣而不著相,衣食住行都隨緣,沒有挑剔。佛在世間,生活上衣食住行都無有分別、執著,隨順大眾的供養,以清淨平等心對待。「幢」是表高顯之意。
現代,世間人對佛法產生很大的誤會。我們佛弟子應當盡心盡力宣揚佛法,讓社會大眾對於佛法的教化有正確的理解。此是佛弟子的本分工作,要把它做好。功德是「聞是佛名者,超一百劫生死之罪」,其中包含自行化他,無量功德。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大通山王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者。是人得遇恆河沙佛。廣為說法。必成菩提。
「山王」,是指每個世界、每個地區最高的一座山,並非固定指哪一座山。「大通」是形容山王。科註云:「大通是般若因,山王是報身果,四智究竟莊嚴也。」都是從表法上說的。
佛經講須彌山四寶合成,用四寶比「四智」,四智就是「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四智合成的就是般若,「轉八識成四智」。四智是須彌山,是大、是通、是無障礙,成就的是四智菩提。四智菩提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山王是果報,比喻佛的報身。佛三身即是一身,一身即是三身。由此可知,「大通山王」如來之德號是講修因證果,修四智之因,證報身之果。因為報身佛是智慧成就的,法身是自性本具的。所以,「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就是「遇恆河沙佛,廣為說法」,與此義相應。
又於過去。有淨月佛。山王佛。智勝佛。淨名王佛。智成就佛。無上佛。妙聲佛。滿月佛。月面佛。有如是等。不可說佛。
地藏菩薩介紹了十尊佛之後,又說出九尊。其實,如是等佛,無量無邊,不可稱說。這是說明,「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稱念每尊佛的德號,都是不可思議,都有同樣的成就。世尊特別為我們介紹阿彌陀佛,因為阿彌陀佛與娑婆世界的緣深。
「淨月佛」,淨是清淨,月是月光,比喻佛的法身光明遍照。《華嚴經》說法身佛的名號稱毘盧遮那,意思是「遍一切處」。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法身,即是經論常講的「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若能體會到共同一法身,方知盡虛空遍法界確實是一個自己。此境界大乘法中稱圓滿大覺。確實明瞭虛空法界天地萬物就是自己的相分,法身是自己的本體。光明遍照就是智慧的遍照,就是識心作用的廣遍。入此境界,虛空法界,無處不現身,隨類現身。科註說「從真垂應」,真是法身,應是報身、應化身。真身不是物質,沒有形象。應化身有形象,報身也算是應身。從體起用,報身是自受用,也與地上菩薩共同受用。應化身是他受用,是為度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的眾生的。法身、報身、應化身是一而三,三而一。「此明三身一體」,淨月就比喻三身一體。
「山王佛」,山王是形容佛報身如大山一樣,王是最大的,最大的山稱之為須彌山。讚佛偈云:「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白毫是眉毛中間的兩根毫毛旋轉在一起,有五座須彌山之大。身相有多大?我們地球在佛的法相莊嚴之中,恐怕只是一根毫毛而已。佛能現此大身,稱之為山王佛。此是對佛的讚歎,也顯示佛神通之殊勝。
「智勝佛」,智是一切種智。佛法講智慧有三種。「一切智」,科註引用《大品般若》的論述,「薩婆若」就是一切智。一切智是二乘人的智慧,聲聞、緣覺所證得的。一切智,知空,萬法皆空。小乘人懂得其理,於是住空。此是一切法之理,不是事,理是空的。此空不是性空。萬事萬法之理是空的,一切法是因緣所生,了不可得。所以,二乘人心地很清淨,知道一切法的真相。「道種智是菩薩智」。道是說理論,種是種種事相。可見得菩薩比二乘境界高多了。二乘人理事不能圓融,理事有礙,當然事事就更有礙。菩薩的智慧高,理事能圓融,做到理事無礙,在「四無礙」中得到三個,「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此是道種智。「一切種智」,是四無礙全部圓滿證得,不僅是理事無礙,事事都無礙,是故稱一切種智。「一切」就是二乘人所證的「一切智」,「種智」就是菩薩所證的「道種智」,一切智跟道種智不二,能融合在一起就稱之為「一切種智」。一切種智是如來果地上所證得的,此智殊勝,故稱智勝佛。
「淨名王佛」,淨是清淨,王比喻自在。佛經的「王」都有自在、自己能做主之意。淨名是清淨,煩惱斷、了生死,超越六道輪迴、超越十法界。經上說「五住二死淨盡」,是圓滿的清淨。五住是說煩惱,二死是「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分段生死是從相上說的,比如我們的身體,從出生到死亡是一個階段,稱為分段生死。其實諸位細想,分段生死一年也是一個階段,前一年過去了,這一年等於死了,來年等於生。再往微細觀察,月月有生死,天天有生死,此屬於分段生死的現象。分段生死講到極處是剎那生滅,都是指相而言。
變易生死不是從相上說,其實變易沒有生死。為何把變易稱為生死?變易有苦,生死亦是苦,是故比喻為生死。就《華嚴經》的法身大士而言,分段生死沒有了,像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無量壽,都得金剛不壞身,可其還有變易生死。變易生死從何處看出來?四土、三輩、九品,那就是變易。從下品轉變成中品,從中品轉變成上品,境界不斷向上提升,即是變易。華藏世界的法身大士沒有分段生死了,但還有四十一個位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每提升一個位次就是一次變易。變易需自己用功修,修學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故把它比喻作生死。兩種生死都斷盡了,那是圓教究竟圓滿的佛果。只有淨名王佛才當得起如是名號。
「智成就佛」的意思是利益眾生。「智成就」,智是智慧,「權實二智」。《般若經》說「般若無知」,無知是根本智。無知,不是說沒有智慧,而是智慧沒有起作用之意。對於萬事萬法的性、相、理、事、因、果,無一不知,無一不曉;面對境界如如不動,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此種境界稱為無知。無知起作用時,教化眾生,答覆眾生的疑難,展現出的是「無所不知」。是故,無所不知稱為權智,即是善巧方便,屬於智慧的應用。應用時無所不知,無所不知就是無知的表現。無知是自受用,無所不知是他受用。
諸佛菩薩度化一切眾生,無論是現何身相,都是隨類化現。不但應化身是隨類化現,報身也是隨類化現。《華嚴經》的盧舍那佛、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報身都是隨類化現。世界無量無邊,諸佛如來的報身隨著各個世界的差別,而為法身大士所現。若為方便土、同居土的凡夫們所現的,就是應化身。此是智成就如來。
「無上佛」,「無上」是尊稱到極處。科註云:「有所斷者,名有上士。既無所斷,名無上矣。」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需要斷,所以說是上士,不能稱無上。到如來果地要斷的皆斷乾淨,方稱無上。無上也是對究竟佛果的尊稱。
「妙聲佛」,是讚歎佛的音聲圓滿微妙,「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說法的音聲悅耳美妙,從心性自然流露,心地真誠,言詞就真誠。心地清淨,容貌、音聲就清淨。古人說「誠於中而形於外」,心好相才好。心不好,怎樣修飾也是枉然!
佛說「相隨心轉」。不但相隨心轉,身體、容貌隨心轉,山河大地也隨心轉。心好相貌好有福,人有福相,地也有福。「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地也隨心轉。心邪惡,相也邪惡,所居住的環境也邪惡。現在地球病了,地球上的生態環境起了很大的變化。為什麼?人性反常。現代人心浮躁不安,一絲毫刺激都經不起,稍有不如意,瞋恨就起來了,即是反常。所以,心不好的人音聲、容貌不好,身體就多病,其居住的環境也不正常。用科學家的說法,其原理就是波動。邪知、邪見、邪行,其波動影響物質的世界,影響地球的變化,甚至於影響到地球在太空中的運行,影響它的軌道、速度,是故地球上就產生很大的變化。這種微妙的關係,科學家還沒發現,但佛經講得很明白,「相隨心轉,境隨心轉。」
「滿月佛」、「月面佛」,月面與滿月意思相近,滿月是十五的月亮。讚佛偈云:「佛面清淨如滿月。」比喻佛的容貌圓滿,沒有欠缺。因為佛證得了圓滿的自性。《華嚴經》說的「圓滿、慈悲、智慧、般若、三昧、吉祥、福德、功德、皈依、讚歎」,無一不美好。生活、工作,待人、處事、接物,都是圓圓滿滿的真善美慧,才稱得上大圓滿。我們能否做到?能!從心地做起。將此十種圓滿,落實到心地就行。
世尊。現在未來。一切眾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號。功德無量。何況多名。
「現在」,指當時法會之時;「未來」,包括我們現在。「現在未來,一切眾生」,所有一切眾生都包括在其中。「若天若人,若男若女」,總括六道一切眾生。「但念得一佛名號,功德無量,何況多名」,若有機緣遇到佛法,一生中念一句名號,功德就不可思議。《法華經》云:「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一生中只念一聲南無佛,多生多劫之後,這句佛號起作用,就能遇佛修行證果。佛號種在阿賴耶識裡是金剛種子,何時遇緣起現行,因人因緣而異。雖說因緣不同,然好善好德之人容易遇到機緣。善與善相應,惡與惡交感。佛家常說「佛氏門中,不捨一人」。對於善根深厚之人,佛菩薩就常觀察、關懷。當其善根成熟之時,佛菩薩就來度化。
念多佛名,善根就更深厚,將來得度的機緣就更多。在台灣,每逢農曆過年,每個寺院道場都拜萬佛懺。有沒有好處?當然有好處。然而,世尊特別勸勉我們,善根成熟的人要專念阿彌陀佛。拜萬佛懺是對剛剛接觸佛法,對佛法還一無所知,信根漂浮不定的人有好處,讓其多念幾聲佛號。已經有信仰,就要專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的總名號,念一句阿彌陀佛,所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名號都念到了。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地藏菩薩在此地苦口婆心,是對罪業極重、平常對佛法不能接受、毫無信仰的眾生講的。縱觀全經,地藏菩薩度此類眾生的目的都是生人天,不是度彼等成佛。為什麼?此類眾生距離成佛還有一大段距離,能從三惡道度到人天來受報,已經是很大的成就了。再在人天加功用行,勸其念佛專修淨土求願往生,功德就圓滿了。菩薩在此地勸勉我們,就像《楞嚴經》所說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菩薩教導一切天人大眾,是「當來,必定見佛」,我們念阿彌陀佛也是「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是眾生等。生時死時。自得大利。終不墮惡道。
一身的罪業,念幾尊佛的名號,就能不墮惡道了嗎?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地獄門前僧道多」。那些僧人難道他一生沒念過佛嗎?為什麼還墮地獄?不是與「終不墮惡道」相背了嗎?此地的關鍵就在「念」字。念是「今心」,今是現在,現在心中有佛。口念佛,心沒有佛,「喊破喉嚨也枉然」。心真有佛,就起作用了。真的「生時死時,自得大利」,決定不墮惡道,現前就得利益。
念佛不是指口念,是心中真有佛。大勢至菩薩的「憶佛念佛」,亦是此意。「憶」是常想、常思惟;「念」就是掛念,常把佛掛在心上。想佛的相好、功德、存心。能向佛學習一分、兩分,都得大利益。佛的行誼表現在外就是六波羅蜜。六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方是真正的念佛。是故,千萬不要誤會念佛。只有口念,而沒有心念是不行的。心還留戀娑婆世界,還有深重的情執,何能「自得大利」!
若有臨命終人。家中眷屬。乃至一人。為是病人。高聲念一佛名。是命終人。除五無間罪。餘業報等。悉得銷滅。
此是講臨終念佛的利益。「家中眷屬」,若有信佛的,要提醒臨終人念佛。病人聽到佛號要能覺悟、能懺悔,才能「除五無間罪」。若病人聽到佛號,沒有懺悔之意,其利益只是「一歷耳根,永為道種」而已。若病人懂得佛法,臨終時有人提醒他,真正生懺悔心,斷惡修善(一念懺悔就是善),可「除五無間罪」。若懺悔力量強,可生到人天享福。理與事,我們要清楚明白,讀經才不至於疑惑。
科註云:「初心菩薩,未得無生忍,要須常不離佛。」「初心菩薩」是初發心的菩薩,通指大乘十信位以下的菩薩,從初信到十信。「未得無生忍」,是沒有得到無生法忍。此句其實是講別教三賢位的菩薩,別教十住、十行、十迴向都沒有得無生法忍,要常常親近佛陀。天台大師此番開示,就是勸勉我們一定要求生西方淨土,親近阿彌陀佛,我們才能不退轉,才能保住常精進。
我們福薄,生在釋迦牟尼佛之後,生在彌勒佛未出世之前,見不到佛。幸而世間還有佛的弟子,有善知識可以親近。善知識也是可遇而不可求,有緣遇到了要常隨不離,這很重要。除非已經開悟,證得無生法忍,如永嘉大師那樣,方可離師。惠能大師其他的學生都親近能大師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有的親近一輩子,一直到大師圓寂。那也不是普通人,也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離開是示現,有能力度化眾生,則教化眾生要緊。常不離師的,也是示現,勸我們要常常親近善知識,已經大徹大悟了還要親近,何況我們沒有見性之人!如果有度眾生的緣分,應當度眾;沒有度生的緣分,則不能離開老師,要在老師面前幫助初學。
科註又引《大智度論》云:「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無有是處。」「具縛凡夫」,是煩惱沒斷,還有見思煩惱、是非人我、貪瞋痴慢。雖然有大慈悲心,發願要生在五濁惡世,救度苦難眾生,行不行?不行。「無有是處」,沒有這個道理。度自己都度不了,豈有能力度人!有些出家人不發心求生淨土,發願來生還當法師,度眾生。我們細細觀察,名聞利養樣樣都放不下,來生能不能生到人道,還大有問題。
「自是盡棄平生所學,專尋淨土教門。十餘年來,未嘗暫捨。」平生廣學多聞,此時真正覺悟、真正明白了,捨棄平生所學,專修淨土求願往生。
是五無間罪。雖至極重。動經億劫。了不得出。承斯臨命終時。他人為其稱念佛名。於是罪中。亦漸銷滅。
科註云:「疑云,無間業重,何得一人稱一佛名,即得銷滅耶。」能夠滅罪,必須要將念頭轉過來才行,念頭不轉,僅是「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又云:「故華嚴經云,設聞如來名,及與所說法,不生信解,亦能成種。」利益在此。換言之,善知識提醒我們,我們自己要覺悟,跟著善知識一心稱念,方是真懺悔。臨終最後一念是佛,萬緣放下,一心稱念就能滅罪。為何一生造極重的罪業,臨終念阿彌陀佛還能往生?因為人死後投胎,是業力在主宰。眾生阿賴耶識裡有無量無邊的業習種子,哪個種子力量最強,強者先牽,牽著去投生。若此時,念阿彌陀佛的力量最強,當然就能往生極樂世界!若是貪圖世間的享受,放不下恩怨,就到惡道去了。
人臨終以後,到哪一道去就決定在最後一念,此乃真正的大事。我們最後一念如何,確實沒有把握。是故,佛教導我們,要一生修善修福,積功累德,為的是臨終時有福報,不迷惑、不顛倒,神智清醒,有善知識幫助,那是大福報。若無福報,臨終時迷惑顛倒、神智不清,縱然遇到善知識也不行,迷惑顛倒決定墮惡道。我們必須要有高度的警覺,在現前認真努力,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此生才能得度。
何況眾生。自稱自念。獲福無量。滅無量罪。
「自稱自念」。念是今心,心裡真正有佛;稱是稱名,口念出來。稱與念相應就得利益,稱與念不相應,就是有口無心。稱念合一就是心口合一,「獲福無量,滅無量罪」,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關於念佛滅罪,我們要仔細體會佛在經中所說的義理,不可以粗心大意望文生義。世尊在本經前面,舉了婆羅門女、光目女兩個例子。她們的先人都是造作極重的罪業,墮落在地獄,承蒙孝順的女兒用念佛法門,幫助先亡從地獄超生。怎樣念佛才真有效果?要像婆羅門女、光目女那樣至心念佛才能起作用。
婆羅門女、光目女是誠心誠意念佛迴向,救助其母親。若我們跟臨終的人並不熟悉,幫其助念,助念的心態也要把臨終的人當作自己的親人,以極真誠的心去念,才能存亡兩利。不僅臨終人得利益,我們自己也得利益。如果是敷衍了事,其利益僅是「一歷耳根,永為道種」而已,現前的業報轉不過來。超度的佛事有沒有效果,要看主持超度的人有沒有真誠恭敬心,若真誠恭敬就有效果。助念亦復如是。若助念有口無心,無濟於事!若助念的人在助念中能得功夫成片、得一心不亂,臨終人就得大利益。
「何況眾生,自稱自念」。我們要趁身體健康強壯之時,為自己修福,積功累德。眾生來到世間,是為「酬償業報」,生生世世「生死疲勞」,真正是可憐可憫可悲!覺悟之人懂得利用業報之身,行超凡入聖之事。徹底解決生死大事,此生才真正有意義、有價值。
《地藏經》提倡的念佛法門,是最有效、最穩當、最快速、最方便,前提是要真念。一切時、一切處心中有佛,方為真念。心如佛心,佛心「無住生心」。「無住」是清淨,一塵不染。「生心」是大慈悲心,關懷、愛護、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生心與無住同時,無住不礙生心,生心不礙無住。此即是《華嚴經》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凡夫生心就妨礙無住,無住決定妨礙生心,二者不能圓融。我們要認真學習,真正做到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續載中…
(《地藏經講記》取自淨空法師啟講於1998.5.28新加坡淨宗學會,「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