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花高不是發展東部的萬靈丹
蘇花高速公路是否要興建,經過幾任行政院長的政策評估,始終沒有定論,最近因為陳總統重提興建之議,行政院亦有附和之聲,但為避免各界反彈聲浪,附帶一項但書,就是要等到環境差異分析審查過後才能決定做與不做。交通的開發影響到地方的繁榮,但是考量到東部地區的永續經營,則不能不顧及生態和環境保護。
蘇花高的興建是交通部在一九九八年的規畫案,二○○○年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因有反對聲浪始終沒有動工。交通部的構想是要建立一條環島高速公路,站在交通部的立場,當然是希望為民眾帶來運輸的便利。每年春節或是連續假期,全台各地壅塞的交通把交通部搞得灰頭土臉,建立環島高速公路,對交通部而言自然是功德一樁。
另外,一個最有力的說法就是平衡東西部的發展,讓東部地區也能繁榮起來,不要有重西輕東的偏失。蘇花高興建之後,不僅東部現有的產業能夠升級,西部的一些產業也可以東移,一方面紓解西部擁擠的局面,提升產業的市場價值,二方面帶動東部新興企業的開展,對於總體經濟都是一項利多。
然而一個區域的開發必須全面性的檢視,不能單從經濟或是交通便利的角度來看。交通建設為環境帶來的直接衝擊甚多,最顯而易見的就是空氣污染和自然生態的破壞,引水隧道湧水也會造成地下水的枯竭,至於動植物因此遭受的浩劫恐怕也不是一時能夠評估的。而生態遭到破壞、稀有動植物絕種後,直接衝擊的將是人類的生存。
以去年通車的北宜高速公路為例,由於往來台北、宜蘭的時間縮短,為宜蘭的景點和餐飯業帶來很大的商機,但民宿和旅館業者卻失去了營業的機會,環境保護者對這種開發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公路不等於發展,發展不等於發財」。作家黃春明誓死都不走雪山隧道,他認為台灣人面對大自然實在太不謙虛了,雪隧帶給宜蘭人的經濟和災難孰多?他爭的是「人與大自然的倫理」。
台灣的各項重大建設含有太多政治因素的干擾,蘇花高也不能避免政治的操弄。朝野政黨在這項議題上各有不同的盤算,然而討好民眾換取選票的政策終究是惡質的政策。到目前為止,蘇花高的決策過程並不周延,不論是環境評估還是環差評估,政治能夠操作的空間很大。一旦政治介入,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決策。
中國大陸興建了一條從四川穿過青藏高原直通西藏拉薩的青藏鐵路之後,北京方面歡欣鼓舞,認為這是帶給西藏最好的禮物,因為此後西藏和北京的距離更近了,西藏可以因為這一條鐵路繁榮起來,經濟的榮景可期。但是西藏卻認為是浩劫的開始,因為西藏的自然資源將因此遭到破壞,西藏純淨的文化也會因此遭受污染。
的確,一條公路不代表一個區域的發展,而它帶來的浩劫恐怕不是人類所能承受的,就像西藏人形容青藏鐵路:它就像一把刀直接插入西藏的心臟。蘇花高可能正是一把直接插入花東心臟的刀,還可能是插入台灣心臟的刀。政治人物應該有更高遠的胸懷來看待台灣的永續發展。畢竟環境生態的破壞是無法復原的,蘇花高不是東部發展的萬靈丹。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