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成長預測 應讓民眾信服
行政院主計處今召開國民所得統計評審會議,熟悉總體經濟的官員認為,今年原本百分之四點一四的經濟成長預測值可望上修。年前聽到這項好消息,令人心情格外振奮,祝願台灣早日否極泰來,再創經濟榮景。
經濟成長率是一個國家一年的國民生產總額增加的比率,也是經濟景氣好壞的重要指標;經濟成長率高,表示國家的生產狀況良好,全國財富增加。因此,貧窮落後國家絕大多數追求經濟成長,渴望早日「富起來」。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表現落後於鄰近國家,也遠不如政黨輪替前所締造的成就,對執政當局形成強大壓力,亟思改善,除了大聲疾呼「拚經濟」之外,還針對統計方式進行調整。包括:前年十一月改依聯合國一九九三年版國民經濟會計制度統計國民所得,以及最近醞釀修正景氣對策燈號的衡量指標。
統計方式若已過時,並非不能檢討變更,但是我國經濟近年來雖有寸進,卻明顯不如以往,民國八十五至九十五年的十年之間,平均經濟成長率不到百分之四點二六,民國九十年更首度出現負成長百分之二點一七,全國財富不增反減,民眾心有戚戚。這些有限的成長果實,又由少數人、產業或階層寡占,廣大民眾無緣分享。以致社會的貧富差距日漸擴大,富者可敵國而貧者無立錐之地。
尤其去年,國內爆發卡債風暴,侵蝕金融體系獲利,並重創內需消費市場,使疲軟的經濟雪上加霜,民生痛苦指數屢創新高,益增底層不平之心。所幸到了年底,卡債問題漸告平息,民間消費稍有回溫,經濟復甦出現有利契機。加上立委、總統兩項大選即將接踵而至,執政當局為討好選民,陸續釋出促進投資的利多政策,激勵內需擴增。
在行政院鞭策下,各部會卯力推動「大投資」方案,並為民間重大投資案掃除路障、打通瓶頸。如:制定「中央政府獎勵地方政府招商作業要點」,對於吸引到石化、鋼鐵與電力等能源密集產業投資的地方政府,可獲中央補助的獎勵金;經濟部將主動協助已形成產業聚落的廠商變更土地用途,讓違法工業區就地合法化;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寬列科技發展經費,及積極擴大公共投資等等。這些強心針輪番施打下,國內投資成長率應可超過主計處預期目標。
翹首以待的開放大陸居民來台觀光已在指日之間,定期客貨包機亦獲突破,都將直接裨益交通、遊憩、百貨等關聯產業發展,活化就業機會和內需市場,為增加今年經濟成長率上修的本錢。行政院經建會在今年的國家建設計畫中,把經濟成長率目標訂為百分之四點六、每人國內生產毛額(GDP)為一萬六千八百八十六美元,比主計處預測樂觀,也比去年的一萬五千五百美元亮麗,即看好我國經貿表現將呈「外熱內溫」景象。
但在亮麗的數據底下,若未讓人民真實感受到好轉,將使人對統計的正確性存疑。讓國家變得更好、讓人民過得更好,係任何政府必須全力以赴的目標。我們深盼在朝野共同努力下,今年的經濟真正振翅高飛,提高所得,造福同胞,而非如同許多專制落後國家利用虛飾手法竄改統計資料,愚弄人民。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