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正視「邊緣化」危機
2007/9/10 | 作者: | 點閱次數:27 | 推薦朋友 | 新聞評分 | 環保列印
這次在澳洲雪梨召開的APEC會議,布希與胡錦濤的雙邊會談,出乎意外地對台灣「入聯公投」反應冷淡,除了新華社發布新聞稿說台海這兩年是最危急的時機外,只輕描淡寫的就「兩岸不要破壞現狀」的舊議題上兜了一個圈子。台灣的媒體、政黨、學界均「各取所需」的加以分析或評論,姑不論這些觀點是否貼近真實面,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美、中兩強將台灣的「入聯」演出視為小孩子玩「家家酒」遊戲而已。他們要談的是更實際、更具廣泛意義的議題,如人民幣升值、中國出口產品的檢驗、地球暖化的防止等。台灣問題,尤其是「入聯」的虛招,就不必多費唇舌。
就台灣的立場言,一葉知秋:台灣是不是愈來愈邊緣化?是否愈來愈像個「麻煩製造者」?台灣邊緣化,其實早就現出端倪。二年後,共有八個邦交國拂袖而去;東協加三(中、日、韓)逐漸擴大為東亞經濟共同體,台灣被排除在區域合作之外;這幾年台灣力爭與美國、日本、澳洲、紐西蘭、新加坡等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結果均無任何突破。在經濟上、國際政治上,我們都愈形孤立,這正是台灣被邊緣化的佐證。
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順勢而為,比別人早一步才能著先鞭,世界如此的競爭,停下來喘口氣,就變成落後者。放眼未來,太空船即將登陸外太空星球,全球企業將連成一線尋求商機,落後國家逐漸翻身,新強權不斷崛起,台灣應深切思考如何因應這些變局,以避免邊緣化的危機,然台灣近年來似乎對這個迎面而來的變局竟視而不見,一味衝撞國際現實,對崛起中的中國充滿敵意。刻意以「去中國化」為職志,並立起一道密網防止任何與中國有關的人、事、物進入台灣。在全球化的漲潮中,我們缺了一大塊,便是我們邊緣化的主因。
反觀國內情況,有人形容我們目前的處境極似偏安一隅的南明,不顧大局終於覆亡之情境。王船山形容當時氛圍頗為深刻明晰,他說:「君臣相摧相激,尊卑陵夷,相矯相訐,主上刻核而臣下苛察,浮躁激切,少雍容,少坦易,少宏遠規模恢闊氣度。君臣相激、士民相激,鼓勵對抗,鼓勵輕生,鼓勵激烈之言伉直之論,以致天地之和氣銷爍。」這正是台灣當下的寫照。上下無不將精力投於爭權,言論之偏激,權謀之運用,幾已達心中不存天理、目中已無人民之境地,何止是「少雍容、少坦易」而已。此一亂局之極致,輕則孤立於國際社會之外,重則引來戰禍,又何止是邊緣化而已。
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要入聯合國就必須先自敦親睦鄰開始,而不是搖旗吶喊、衝撞強權便可得逞;要簽貿易協定,就必須先求自身強化經濟實力,而要強化經濟實力就不能避免與中國交往。反其道而行,不僅入聯無望,一旦經濟力持續下降,則邊緣化的噩運終將不請自來,豈能不慎!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