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文化國」不是用錢堆砌的
2007/10/9 | 作者: | 點閱次數:37 | 推薦朋友 | 新聞評分 | 環保列印
政府準備將台灣打造成為「文化國」,預計在未來五年內,中央及地方政府共同投資二百四十億元以上經費,在北、中、南興建大型的國際級表演廳,增加一萬三千個席位。此一構想值得喝采,但也隱藏若干令人質疑的問題,應予探討。
目前大型而稱得上現代化的展演場地多集中於台北市,除兩廳院與台北美術館外,私人投資者僅新舞台尚稱得上國際水準,其他如中山堂、國父紀念館或各縣市的文化中心,在專業上都不及格,吸引不了國際一流的表演或展出。因此,場地不足已成為延攬國際水準展演的致命傷。尤其是演期較長的演出,很難在兩廳院排得到檔期。兩廳院今年歡度二十歲生日,劇場大師羅伯威爾森、鈴木忠志、歌仔戲名角楊麗花、舞蹈家碧娜鮑許等,將兩廳院檔期排得滿滿的。由於場地的條件,中南部觀眾只能緣慳一面。足見興建一流劇場及演奏廳,已是當務之急。但鑑於各地文化中心的使用率不高,演出水準也乏善可陳,故中、南部也只能選擇都市區的台中市及高雄市投資,其他人口較少縣市仍將由文化中心擔負展演的責任。
近年來,亞洲地區各國政府對文化企業的軟硬件設備均不惜投入鉅資,建立文化大國的形象。如新加坡興建濱海藝術中心,投資達六億美元;中國大陸在北京興建了一座極豪華而現代化的「國家大劇院」,已成北京地標;日本東京更是陸續增建各種風格的表演場所。不可諱言,要吸引國際一流演藝人員表演,一流的演出場所是必備的條件,而一國要提升文化水準,則又必須與國際接軌,人民必須經常有機會欣賞國際一流的表演與展出,方能培育文化內涵。
要打造台灣成為「文化國」,當然不止是興建幾座演奏廳就能奏功,還要有其他配套措施。表演場所只是硬體建設的一環,而軟體的培養更是根本。
台灣的教育體系從未用心培育一般學生的藝術鑑賞品味,即使兒童時期學過鋼琴,國中以後即捲入升學狂潮,不復與音樂結緣,民間則卡拉OK流行,與正統音樂疏離,其結果是國民的音樂人口與總人口不成比例,音樂成了少數人的愛好,無法形成合理的市場。市場既無相當規模,演奏家便無法在此自然成長。台灣演奏市場的現況是,世界最頂尖的演奏,兩廳院一定滿座,但若是國內的演奏家或國外知名度略差的演奏家,其賣座則「乏善可陳」。足見文化水準之提升,必須有全面的規畫。建立大型展演場所固屬其中一環,但中小學校之藝術、文學薰陶更是根本之務。學生在中小學中從末接受過莫札特、貝多芬的音樂洗禮,從未見過梵谷、高更、莫內的名畫,成年後必將不會涉足於博物館與音樂廳。
政府要將台灣帶向「文化國」,立意可嘉,但如何著手與推動,不是撥鉅額經費便可達成目標。這也許是一個十年、二十年或五十年計畫,政客的叫叫喊喊是與文化扯不上關係的。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